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国际传播语境下西方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以西藏事件为例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西藏自治区和甘肃等地发生由达赖集团操纵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后,西方媒体不惜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扭曲事实,编造谎言。在国际传播语境下,西方媒体所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容易发生变异:在国际报道中执行双重标准;政治势力的渗透是新闻专业主义发生变异的诱导因素;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它失去理性。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容易沦为发达国家对受众传播偏见的工具。
作者
李彦冰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08年第12期76-78,共3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拉萨事件
西方媒体
国际传播
新闻专业主义
分类号
G219.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孙利军.
西方新闻自由语境中的“新闻专业主义”[J]
.当代传播,2007(2):7-9.
被引量:18
2
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2005.
3
王亚南.
传媒的被控制与传媒的控制[J]
.读书,2003(12):92-98.
被引量:9
4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2005.
5
程曼丽.国际传播教程,2006.
6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2006.
7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200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谢静.
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2):73-78.
被引量:31
2
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 《北京共识》[J]
.国际新闻界,2005,27(6):31-32.
被引量:7
3
威廉.哈森.
变革时代的美国新闻业[J]
.国际新闻界,2006,28(3):56-60.
被引量:4
4
钟新,周树华.
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核心问题——对国外2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
.国际新闻界,2006,28(4):5-11.
被引量:25
5
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2006年2月23日.
6
[美]本·H·贝戈蒂克安著,吴靖译.《媒体垄断》(第六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7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社会学研究,2000,(5):30-39.
共引文献
28
1
陈聆希.
当代中国传媒负面报道成因初探[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36-40.
2
丁冬女.
论新闻专业主义引入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内在需求[J]
.东南传播,2007(3):56-57.
被引量:3
3
张诗蒂.
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的动态平衡[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8-52.
被引量:18
4
吴志文,张茧.
传播生态与新闻范式[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4):30-34.
被引量:6
5
岳璐.
生活的政治:传媒消费主义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影响[J]
.贵州社会科学,2007(7):47-50.
被引量:5
6
苏淑民.
公共外交与提升国家软权力[J]
.兰州学刊,2008(2):23-27.
被引量:4
7
王广进.
奥运会、大众媒体和国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87-889.
被引量:1
8
叶晓华,程群.
赫尔墨斯的困境——新闻采写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1):6-7.
被引量:1
9
李旭华,石永军,唐甜.
从媒介评价方法的变迁看新闻观念的演化--以电视媒体为例[J]
.电视研究,2009(3):52-54.
被引量:2
10
荆学民,李彦冰.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传播主体意识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4):5-1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43
1
程道才.
西方新新闻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实践意义[J]
.当代传播,2004(2):38-39.
被引量:9
2
刘新利.
新闻专业主义建构——解析《南方周末》的“5.12”大地震报道[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108-111.
被引量:3
3
李平根.
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介消费主义的让位——表现与原由[J]
.东南传播,2007(5):65-66.
被引量:3
4
郭镇之.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
.国际新闻界,1999,21(5):32-38.
被引量:146
5
单波.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1):28-35.
被引量:46
6
陆晔.
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J]
.新闻大学,1994(1):51-54.
被引量:31
7
王希.
民主的非民主化[J]
.读书,1999,0(10):9-14.
被引量:5
8
葛丰,吴洪霞.
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之张力分析——从市场化媒体的“娱讯”现象谈起[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34-37.
被引量:6
9
邵培仁,章东轶.
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J]
.新闻界,2004(4):52-53.
被引量:24
10
芮必峰.
论新新闻学[J]
.潍坊学院学报,2002,2(1):5-1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郜书锴,陈曦.
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发现与实践挑战[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1):23-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翟秀凤.
普遍性还是历史性:理解数字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J]
.新闻界,2018(4):62-71.
被引量:10
2
刘佩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之比较[J]
.读天下,2016,0(10):217-217.
1
全晓书.
牢牢掌握话语主动 拓展国际舆论空间——新华社拉萨3·14暴力事件对外报道回顾[J]
.中国记者,2008(6):60-61.
2
非常声音[J]
.中国社会导刊,2008(10):4-4.
3
许光.
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2):52-53.
被引量:3
4
胡泳.
我们离真相更近了吗?[J]
.中国企业家,2008(16):38-38.
5
吴淑慧.
党报如何通过评论引导舆论——《人民日报》“何振华”系列评论的启示[J]
.新闻三昧,2009(4):36-38.
被引量:1
6
罗宁,郜毅.
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失实报道及其本质分析[J]
.东南传播,2008(5):20-21.
被引量:4
7
章永宏.
对事实的歪曲与篡改——西方一些媒体在拉萨事件中的表现[J]
.中国记者,2008(4):10-11.
被引量:1
8
栾轶玫.
突发事件中,网民的主流意识正在形成——以拉萨事件为例[J]
.视听界,2008(3):64-65.
被引量:3
9
周洁瑜.
关于“太CNN”和“反CNN”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东南传播,2008(6):36-37.
10
张烁.
透视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J]
.青年记者,2008(6Z):67-68.
被引量:1
东南传播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