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公允价值应用的经济后果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在国际国内的运用,并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讨论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及导致的经济弊端,对特殊形式下我国正确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作者
谷玉霞
机构地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财会通讯(下)》
2011年第3期31-33,共3页
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
企业会计准则
经济后果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4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李育钧.
试析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S2):166-166.
被引量:1
2
邢精平.
公允价值会计:美国的经验与教训[J]
.证券市场导报,2009(1):15-20.
被引量:27
3
葛家澍,徐跃.
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
.会计研究,2006(9):7-14.
被引量:519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任世驰,陈炳辉.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1):72-76.
被引量:136
2
Patricia Jackson David Lodge,张晓朴,陈剑,罗平.
公允价值会计:资本定义、预期损失准备及金融稳定[J]
.金融会计,2005(5):4-11.
被引量:6
3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蒋云翔.德勤:金融危机不是会计问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0月15日.
5
Peter Eavis.摩根士丹利在逆境中开辟挣钱之道[N].华尔街日报,2008年12月18日.
6
Yufi Iriji.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1979
7
Maufice Moonitz. ARS No. 1, 1961
8
IASB. IASs 32, 39, 2004
9
FASB. SFAC Nos. 5, 7. 1984, 2000
10
FASB. ED. Fair Value Measurements. June 23, 2004
共引文献
541
1
杨全文.
母基金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
.会计师,2022(19):5-8.
被引量:1
2
李勇强.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分红问题的思考[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2):68-71.
3
雷成娟.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
.生产力研究,2008(12):145-147.
被引量:5
4
张松梅.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概念和应用的探究[J]
.科技资讯,2008,6(16).
5
白玉.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公允价值的再思索[J]
.甘肃金融,2009(10):45-46.
6
库向芳.
产权视角下价值计量基础的现实选择[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1):16-18.
7
蔡旺,蔡旺清.
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扮演“双刃剑”角色的研究[J]
.百色学院学报,2009,22(5):79-82.
被引量:1
8
方强,望婷婷.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演变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
.财会通讯(下),2011(3):21-24.
被引量:3
9
周松.
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思考[J]
.财会通讯(下),2011(2):32-34.
被引量:4
10
杨蓉.
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
.财会通讯(下),2011(8):26-2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丁桦.
金融危机后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研究[J]
.财会通讯(下),2011(1):17-19.
被引量:5
2
晋自力.
刍议经济波动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互动关系[J]
.商业时代,2010(35):70-71.
被引量:1
3
企业会计准则[M].
4
陈彬,刘锦莲.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J]
.会计之友,2009(7):93-94.
被引量:1
5
陈代明.
金融危机对中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10(9):39-41.
被引量:1
6
曾人杰.
公允价值会计:争论、局限及启示[J]
.中国农业会计,2011(3):33-35.
被引量:4
7
张静,周靖尧.
后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17-19.
被引量:1
8
张明强.
完善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议[J]
.财会研究,2011(9):27-28.
被引量:4
9
常满侠.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前景、影响及对策[J]
.现代会计,2011(3):5-6.
被引量:2
10
王廷章.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思考[J]
.财会通讯(下),2011(6):19-2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洁,周庆海.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1(9):48-49.
2
贾俊梅.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6):92-9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亚茹.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小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9):140-142.
2
潘光霞.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研究[J]
.中国经贸,2016,0(6):251-252.
1
郭蔚.
会计稳健性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分析[J]
.商,2016,0(1):145-145.
2
谢凡,曹健,陈莹,李颖.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强制实施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9):62-67.
被引量:51
3
冯丽丽,姚彦丽,宋绍清.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分析——以山东省上市企业为例[J]
.企业导报,2013(23):40-41.
被引量:2
4
刘锦莲.
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分析[J]
.新会计,2011(6):67-68.
5
闵连春,薛春香.
我国经济环境下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7(05Z):121-122.
6
余田.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分析[J]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5):55-55.
7
刘永祥,丁宏宇.
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0(16):48-48.
8
沈亚娟.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59-159.
9
张慧.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经济管理,2016(1):00002-00002.
10
汤湘希,唐文强.
我国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J]
.会计之友,2009(35):105-112.
被引量:11
财会通讯(下)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