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愈来愈大,而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亦越来越高.作为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高等院校,改革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高等学校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中立足强盛的必由之路.
作者
卢佩
机构地区
天津轻工业学院
出处
《中国轻工教育》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China Education of Light Industry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多层次
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5
1
赵双林,贾玉林,李现科.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3):3-4.
被引量:5
2
陈海宁,刘沫.
国际人才竞争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学海,2004(5):167-169.
被引量:5
3
宋毛平.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多样化途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05(6):17-18.
被引量:10
4
庞烈鑫,刘朝晖,闫开印.
构建研究型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J]
.中国大学教学,2005(4):22-24.
被引量:37
5
易玉梅,彭志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30-32.
被引量:24
6
丁璐.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
.理论月刊,2006(9):93-95.
被引量:8
7
潘懋元.
规模、速度、质量、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1):5-12.
被引量:52
8
罗省贤.
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1):86-89.
被引量:17
9
朱练平.
柏林大学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2):88-89.
被引量:7
10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课题组,李慧云.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
.中国国情国力,2007(7):26-2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林莉.
浅析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多样化[J]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3):14-15.
被引量:1
2
刘智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8(2):79-84.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王丽娟,黄琳,宋颖.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19-19.
被引量:4
2
葛姝亚.
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的良性机制研究——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1):141-144.
被引量:2
3
朱新连,张传香,范淑红,陈挺.
以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培养应用型印刷人才[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6):202-204.
被引量:1
4
张太发,宋明娟,张秋杰,李文宇,蔡吉花.
地方本科大学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高师理科学刊,2013,33(5):89-92.
被引量:3
5
张太发,蔡吉花,李文宇.
数学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93-95.
被引量:3
6
刘颖,兰亚明.
大学生就业“量”与“质”的关系问题探讨[J]
.中国青年研究,2013(12):94-97.
被引量:13
7
张丽丽.
地方工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6):55-56.
被引量:2
8
陈奕男.
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21):84-85.
被引量:5
9
张太发,蔡吉花,张亚江,李文宇,高珊.
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专业计算机方向课程体系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4):162-164.
被引量:2
10
田雅志.
以社会需求为动力,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粗浅看法[J]
.科学与财富,2015,7(15):13-13.
1
夏宏奎.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J]
.经济师,2003(12):87-88.
被引量:3
2
李玉萍.
知识经济与人才的素质教育[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3(3):34-36.
3
常慧玲.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
.山西科技,2001,16(2):31-32.
4
黄正洪.
知识经济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
.西部论坛,1999,17(S1):59-59.
5
张作兴,卓继辉.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
.发展研究,1998,15(12):21-22.
6
李琥.
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
.科学与管理,1998,18(4):22-23.
7
高凤崇,王改琴.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
.陕西教育(教学),2001(5):1-1.
8
陈秀坤,贾瑞勤.
谈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机制[J]
.临沂师专学报,1999,33(2):77-78.
9
张玉柯,杨会良,俞良允.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1(2):13-15.
被引量:1
10
张铁明.
突破体制:广东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4(9):55-57.
被引量:1
中国轻工教育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