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两岸关系》
2001年第5期15-16,共2页
Relations Across Taiwan Straits
同被引文献38
-
1章节根,沈丁立.军工复合体对美国军控政策的影响[J].美国研究,2004,18(2):25-39. 被引量:8
-
2谢郁.1999年台湾“务实外交”评析[J].台湾研究,2000(1):64-68. 被引量:3
-
3张清敏.从布什政府对台军售看美台军事关系的变化[J].美国研究,2004,18(4):15-38. 被引量:12
-
4陈炯,邢悦.美国国会对台议案的表决特点——对1990年以来美国国会投票行为的研究[J].现代国际关系,2006(3):41-45. 被引量:6
-
5王新.透视历史与现实:台湾问题与中美俄三边关系[J].史林,2006(3):104-112. 被引量:1
-
6王君,谢兴志.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售武问题[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3):94-96. 被引量:2
-
7刘国奋.李登辉"务实外交"综评[J].台湾研究,2000,(3).
-
8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9同注.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1982年8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8/content_257069.htm.
引证文献3
-
1孟亚波,陈文鑫.美国军工复合体与对台军售[J].国际资料信息,2006(12):8-11. 被引量:3
-
2刘舸.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研究——一个历史的视角[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1):26-30. 被引量:2
-
3曹永荣,韩瑞霞,徐剑,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美国民众对军售台湾支持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J].台湾研究集刊,2013(2):17-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侯瑞雪,张蒙.透视中美博弈下的台湾问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z1):92-94. 被引量:1
-
2刘舸.台湾问题背后的中美战略博弈[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4):15-20. 被引量:2
-
3赵刚.略论美国军工复合体与对台军售[J].军事经济研究,2009,30(2):72-75. 被引量:3
-
4张琦.浅析美台军事关系及美对台军售的国内因素[J].西安社会科学,2011,29(2):50-52.
-
5张若钦,吕世平,邱琨.美国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历史根源和经济影响(1950~2010)[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9(2):30-35.
-
6曹永荣,黄旻华,刘康,徐剑,吕杰,约翰.奥垂治.美国民众涉台观点的Biprobit研究——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J].台湾研究集刊,2013(6):47-58.
-
1袁志明.美国对台军售始终服务其国家利益[J].两岸关系,2001(5):13-15.
-
2各界评论马英九执政周年[J].福建社科情报,2009(3):25-26.
-
3柯建铭紧咬泄密案民进党开始“清算”马英九?[J].保密工作,2016,0(4):55-55.
-
4王卫星.到底谁在阻挠中国统一[J].两岸关系,2001(5):10-12.
-
5陈培.宙斯盾:卖,还是不卖之一——从购武看分裂野心和台购宙斯盾舰前景[J].两岸关系,2001(5):7-9.
-
6李光耀:台湾统独的决定因素在中美[J].报刊荟萃,2008,0(7):19-21.
-
7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人员名单[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6(S1):20-21.
-
8徐剑梅.警惕南海问题的三重圈套[J].上海支部生活,2015,0(12):54-55.
-
9贾春阳.北约“组合拳”撞上俄罗斯“铁拳”[J].世界知识,2016,0(12):34-36. 被引量:1
-
10阮次山.美国今年对台军售的玄机[J].国际展望,2001(13):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