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 ,但这一制度存在不少问题 ,亟需完善。例如 ,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应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应赋予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刑事部份上诉权 。
作者
吴家林
机构地区
宁德师专政教系
出处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Ningde Teachers'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上诉权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黄德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律师世界,1998(10):22-24.
被引量:6
2
武延平,魏彤.
论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J]
.现代法学,1995,17(3):7-10.
被引量:6
3
周亨元.
简论刑事被害人[J]
.政法论坛,1993,11(6):29-3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宋英辉.
刑事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J]
.政法论坛,1993,11(5):37-42.
被引量:43
2
周亨元.
简论刑事被害人[J]
.政法论坛,1993,11(6):29-35.
被引量:6
3
孙洁冰.
论刑事诉讼中律师代理权的行使[J]
.政法论坛,1992,10(4):30-35.
被引量:6
4
宋英辉.
英、美、法、联邦德国四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对策之比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0,12(5):76-8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3
1
李继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探讨[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4):91-93.
2
赵巧云.
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与追缴制度的互补性[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S1):37-39.
被引量:2
3
武延平,魏彤.
论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J]
.现代法学,1995,17(3):7-10.
被引量:6
4
卢志龙.
被害人角色与刑诉中其他角色的联系与比较[J]
.法制与社会,2008(9):114-115.
被引量:2
5
癌症疫苗[J]
.癌症进展,2006,4(4):332-332.
6
李中钧,孙持明.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被害人上诉权研究[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12(3):123-129.
被引量:1
7
刘穗坚.
浅谈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权利的缺失及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4):140-141.
8
苏杜松,陈志裕.
浅议刑事被害人法益保护[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3):294-294.
被引量:1
9
张振高,王爱红,谢田.
论公诉案件被害人的律师代理[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13(2):15-20.
10
王俊民.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新问题探究[J]
.法学,2001(2):20-2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
1
孙长永.
珍视正当程序,拒绝辩诉交易[J]
.政法论坛,2002,20(6):44-50.
被引量:57
2
李建明.
辩诉交易与正义保障[J]
.江海学刊,2003(3):123-12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吴家林.
也谈"辩诉交易"[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9-23.
1
王志辉,刘金刚.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理论分歧与法律冲突[J]
.学术交流,2005(3):44-46.
2
刘恒.
试论犯罪行为的民事责任[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26-27.
3
鲍金桥.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J]
.江淮论坛,1990(5):42-49.
被引量:1
4
李昌凤.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12.
被引量:1
5
席建松.
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定范畴应当扩大[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4):34-35.
6
白永侠,蓝承烈.
对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
.求是学刊,1989,16(6):44-48.
7
布和.
试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民事责任原则[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3(1):20-25.
8
曾友祥.
精神损害赔偿应当成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理由[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50-54.
被引量:4
9
陈哲.
试论以德治国实现的制度基础[J]
.重庆社会科学,2001(6):11-13.
10
何懿甫,申哲.
对“德国牙医”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家,2000,15(6):27-28.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