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俗符号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民俗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系统是由俗民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民俗事象本身固有的结构所构成,由表现体、对象、背景性概念三个要素的关系之间作用而形成规律。民俗符号可分为语言系统的民俗符号和非语言系统的民俗符号,它们都各自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
作者 陈创生
出处 《探求》 2002年第5期70-73,共4页
作者简介 陈创生(1962—),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3

  • 1Saussure. Ferdinand De. 1915. Course in Ceneral Linguistios, (New York. 1959) 第10页,第11页.
  • 2Hawkes, Terence.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California,1977.
  • 3《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特伦斯·霍克斯著,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第108页,第128页.
  • 4Barthes Roland.Mythologies.Paris:Seuil,1958.
  • 5Barthes,Elements of Semiology,Paris:Seuil,1964.
  • 6Barthes,Systeme de la mode,Paris:Seuil,1967.
  • 7Barthes,S/Z.Paris:Seuil,1970.
  • 8Peirce,Charles Sanders, Collected Papers (8 vol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1 - 1958.
  • 9《中国文化象征词典》.陈建宪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 10《中国文化象征词》第2页,第2-3页,第3页,第3页,第3页,第5页,第9-10页.

共引文献85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