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歇后语生成和识解的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歇后语是民间俗语之一,它同成语、谚语一样,广泛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是比较精采的语言材料。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表现了人民的智慧。过去的研究通常是围绕歇后语的来源、命名、分类、结构、修辞以及功能层面进行的。试图以常规关系、显性—隐性表述推导框架和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对歇后语的生成和识解提出研究的新进路。
作者
邹春玲
陈红军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36期232-233,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歇后语
常规关系
显性—隐性表述
自主—依存框架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邹春玲,成晓光.
歇后语的心理模型分析[J]
.外语研究,2009(3):14-18.
被引量:11
2
邹春玲.
诗词生成的自主依存模式分析[J]
.外语学刊,2007(5):37-39.
被引量:7
3
徐盛桓.
说“拈连”[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4):1-6.
被引量:35
4
徐盛桓.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
.外国语,2007,30(3):2-9.
被引量:136
5
徐盛桓.
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
.外语学刊,2007(2):33-40.
被引量:80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徐盛桓.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
.外国语,1993,16(1):9-16.
被引量:75
2
徐盛桓.
论“常规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六[J]
.外国语,1993,16(6):13-20.
被引量:72
3
徐盛桓.
含意本体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3):21-27.
被引量:100
4
徐盛桓.
话语的含意性[J]
.外语研究,1996(3):2-9.
被引量:39
5
徐盛桓.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J]
.外国语,2001,24(5):1-10.
被引量:31
6
徐盛桓.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
.外国语,2002,25(1):6-16.
被引量:146
7
范冬萍.
论突现性质的下向因果关系——回应Jaegwon Kim对下向因果关系的反驳[J]
.哲学研究,2005(7):108-114.
被引量:16
8
李平,李大超.
基于模型推理的科学认知论题[J]
.哲学研究,2005(10):65-72.
被引量:5
9
徐盛桓.
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107-111.
被引量:45
10
徐盛桓.
“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J]
.外国语,2006,29(2):18-24.
被引量:90
共引文献
192
1
何婧.
仿拟辞格的语用推理过程[J]
.作家天地,2020(15):31-31.
2
张静涵.
“尊嘟假嘟”探源[J]
.汉字文化,2024(16):109-111.
3
侯智德.
译者主体性与认知策略[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1):92-94.
被引量:12
4
周彦每,刘世理.
概念本体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语的认知机制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85-89.
被引量:3
5
周瑞敏.
перифраза的认知阐释[J]
.中国俄语教学,2009,28(3):53-57.
被引量:1
6
刘宏伟.
外延内涵传承说与语篇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6-12.
7
伍俊文.
技术翻译中“归化”的认知机理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66-168.
8
黄星.
隐语研究的认知语用学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2):8-10.
被引量:3
9
刘宏伟.
叙述性文学语篇中的转喻理据思维——基于生成整体论的视角[J]
.外国语文,2009,25(S1):72-77.
被引量:10
10
陈男.
自主依存框架下的数字行话的认知解读[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74-77.
1
燕芳,刘世理.
自主—依存框架下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91-94.
被引量:1
2
吴春波,刘云.
湘乡方言俗语的语义认知规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12):72-75.
被引量:1
3
郭艳红.
自主—依存框架下析字的生成机制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38-41.
被引量:1
4
胡晖.
反语的语用诠释[J]
.科教探索,2008(9):120-121.
5
祁增年.
“二百五”三趣[J]
.读与写(初中版),2012(3):39-39.
6
燕芳.
自主-依存框架下汉语谐音类类比新词的生成机制——以“蒜你狠”侃市场系列词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0):164-167.
被引量:2
7
李冰.
自主—依存框架下的“侃市场”词汇认知机理[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112-114.
8
徐盛桓.
修辞研究的认知视角[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2):1-5.
被引量:41
9
王云,卓淑晔.
被误解的民间俗语[J]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6,0(2):38-39.
10
何爱晶.
“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下汉语歇后语认知机理再探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132-134.
被引量:4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