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本案判决的反射效力 以连带债务诉讼为视角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反射效的理论前提及问题的提出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蕴含两个方面的原理,其一是辩论主义,其二是纠纷的相对性解决。辩论主义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构成要件事实非经当事人在辩论程序中主张,法院不得认定;第二是当事人自认对法院事实认定的约束力;
作者 吴杰 林栩塑
出处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2

  • 1三月章 汪一凡译.日本民事诉讼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394.
  • 2中村英郎 陈刚 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0.
  • 3陈荣宗,林庆苗.民事诉讼法[M].台北:三民书局,1996.
  • 4杨建华,等.就若干实例谈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1项的适用[C]//民事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台北:三民书局,1987:100.
  • 5狄特·克罗林庚.德国民事诉讼法律与实务[M].刘汉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78-279.
  • 6吕太郎等.连带债务之判决效力及相关问题[C]//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十一).台北:三民书局,2003:135.
  • 7李模.连带债务人间之共同诉讼关系[G]//刁荣华.民事判决评释选集.台北:汉林出版社,1977:77-78.
  • 8杨建华.民事诉讼法实务问题研究[M].台北:三民书局,1994:350.
  • 9吕太郎.检讨共同诉讼之二事例[G]//吕太郎.民事诉讼之基本理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98.
  • 10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上)[M].台北:三民书局,2004:177.

共引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