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本案判决的反射效力 以连带债务诉讼为视角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反射效的理论前提及问题的提出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蕴含两个方面的原理,其一是辩论主义,其二是纠纷的相对性解决。辩论主义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构成要件事实非经当事人在辩论程序中主张,法院不得认定;第二是当事人自认对法院事实认定的约束力;
作者
吴杰
林栩塑
机构地区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
出处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关键词
连带债务
债权人
诉讼法说
放债人
反射效力
债务人
调解书
既判力
诉讼标的
实体法说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卢正敏,齐树洁.
连带债务共同诉讼关系之探讨[J]
.现代法学,2008,30(1):74-80.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三月章 汪一凡译.日本民事诉讼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394.
2
中村英郎 陈刚 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0.
3
陈荣宗,林庆苗.民事诉讼法[M].台北:三民书局,1996.
4
杨建华,等.就若干实例谈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1项的适用[C]//民事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台北:三民书局,1987:100.
5
狄特·克罗林庚.德国民事诉讼法律与实务[M].刘汉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78-279.
6
吕太郎等.连带债务之判决效力及相关问题[C]//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十一).台北:三民书局,2003:135.
7
李模.连带债务人间之共同诉讼关系[G]//刁荣华.民事判决评释选集.台北:汉林出版社,1977:77-78.
8
杨建华.民事诉讼法实务问题研究[M].台北:三民书局,1994:350.
9
吕太郎.检讨共同诉讼之二事例[G]//吕太郎.民事诉讼之基本理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98.
10
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上)[M].台北:三民书局,2004:177.
共引文献
27
1
赵贝贝.
数字社会与传统社会交互下信息共同处理者侵权案件的诉讼形态探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6):78-94.
2
陈鸣.
论股东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J]
.东南司法评论,2019,0(1):16-27.
3
丁金钰.
《民法典》视域下连带债务的诉讼构造与程序规则[J]
.东南法学,2023(1):212-229.
被引量:1
4
廖浩.
论判决的反射效力[J]
.研究生法学,2011(6):98-108.
5
胡震远.
我国准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建构[J]
.法学,2009(1):130-136.
被引量:4
6
吴蜀湘.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中存在的程序问题[J]
.前沿,2010(8):114-116.
被引量:1
7
李蕊.
必要共同诉讼之审判程序重构——以共同侵权责任之诉为视角[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9):26-27.
被引量:1
8
夏旭丽,李华武.
共同诉讼制度中的诉讼费用分配问题研究[J]
.民族论坛,2010(3):44-45.
被引量:1
9
周凡森.
略论我国必要共同诉讼中存在的程序[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33-34.
10
兰仁迅.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类型再思考[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4-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申黎,刘馨兰.
仲裁案外人救济机制的建构与完善——兼论对《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1(6):53-64.
被引量:2
2
靳建丽.
对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法律路径研究——以虚假仲裁为视角[J]
.山东社会科学,2021(1):145-151.
被引量:11
3
张卫平.
仲裁案外人权益的程序保障与救济机制[J]
.法学评论,2021,39(3):34-46.
被引量:28
4
胡大展.
最高额抵押的法律沿革和特征[J]
.台湾研究集刊,1997(2):42-48.
被引量:11
5
张卫平.
民事再审:基础置换与制度重建[J]
.中国法学,2003(1):102-115.
被引量:76
6
张卫平.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重述[J]
.现代法学,2001,23(6):89-95.
被引量:75
7
杨柳.
比较与借鉴:中德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制度架构分析[J]
.法律适用,2011(8):56-59.
被引量:7
8
卢正敏,齐树洁.
连带债务共同诉讼关系之探讨[J]
.现代法学,2008,30(1):74-80.
被引量:28
9
胡军辉.
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程序建构——以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为参照[J]
.政治与法律,2009(1):146-151.
被引量:37
10
胡军辉.
判决如何影响实体从属第三人:既判力抑或反射效力?[J]
.社会科学家,2009,24(4):79-8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张喜彪.
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理论检视、法理思辨与规则构建——以《仲裁法》修订和《强制执行法》制定为背景[J]
.北京仲裁,2023(3):17-41.
2
廖浩.
论判决的反射效力[J]
.研究生法学,2011(6):98-108.
3
黄海涛,杨俊逸.
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中调解书的物权效力的审查与处理[J]
.法律适用,2018(24):3-11.
1
胡军辉,廖永安.
论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J]
.政治与法律,2007(5):123-128.
被引量:34
2
罗灿.
基本构成要件事实模糊不能定罪[J]
.人民司法,2011(16):59-61.
3
廖浩.
论判决的反射效力[J]
.研究生法学,2011(6):98-108.
4
吴英姿.
判决效力相对性及其对外效力[J]
.学海,2000(4):122-128.
被引量:13
5
宋春龙,苏艳恋.
新民诉法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适格问题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67-71.
被引量:9
6
杨维立.
期盼人大代表票决增设辩论程序[J]
.江淮法治,2010(5):49-49.
7
葛磊.
论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认定的基本方法——以法律思维方式为视角[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56-61.
被引量:4
8
胡军辉.
判决如何影响实体从属第三人:既判力抑或反射效力?[J]
.社会科学家,2009,24(4):79-82.
被引量:5
9
刘志伟.
主观明知的内容、程度及证明[J]
.人民检察,2007(11S):33-33.
被引量:8
10
姜伟.
被害人过错行为在量刑中的定量分析[J]
.犯罪研究,2009(6):65-69.
被引量:8
法律适用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