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转型下开展家庭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转型导致家庭变迁加速,同时引发了经济保障、养老、子女教育等家庭问题。这对传统的家庭制度和固有的家庭生活模式造成强烈的冲击,从而对家庭社会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的需求。
作者
徐芳
机构地区
广东省民政学校
出处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Young Cadres
关键词
家庭变迁
家庭问题
家庭社会工作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作者简介
徐芳(1975-),女,福建沙县人,硕士,现为广东民政学校教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1
唐利平,风笑天.
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6(2):24-26.
被引量:11
2
周怡.
代沟理论:跨越代际对立的尝试[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2):47-52.
被引量:22
3
韩丽丽.
家庭问题与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8-102.
被引量:22
4
汪淼,江立成.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亲子关系做起[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83-87.
被引量:4
5
(美)米 德著,曾 胡.代沟[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6
(美)米 德著,周晓虹,周 怡.文化与承诺[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7
王晓玫.
婚姻登记公共服务中的社会工作实务[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8(5):49-50.
被引量:2
8
赵鑫.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追求——由地震灾后心理辅导引发的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08(8):85-88.
被引量:2
9
李炜.
城市家庭婚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
.人口学刊,2009,31(3):37-43.
被引量:3
10
佟新.
对中国城市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的思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6):1-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
1
郑世艳.
农村亲子关系的问题及其调适——以代沟理论为视角[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2):15-18.
被引量:3
2
赵鑫.
地震灾区农村需要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J]
.兰州学刊,2010(9):98-101.
被引量:3
3
吕洁琼.
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思考及未来展望[J]
.青年时代,2016,0(9):77-77.
被引量:1
4
冶治玲,顾秋阳.
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婚姻家庭服务体系研究[J]
.科教导刊,2017(9):152-15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璐.
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的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04-111.
被引量:2
2
刘郁.
从文化反哺视角看家庭情感沟通功能的再建[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128-133.
被引量:4
3
刘斌志.
论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中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的运用[J]
.社会工作,2014(5):31-38.
被引量:2
4
刘斌志.
论家庭社会工作在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中的运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1):107-112.
被引量:2
5
王素华,邬德利.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亲子关系变化及改善[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12):155-157.
被引量:3
6
薛红.
发现家庭:对上海一项“建筑工人‘亲子关系’培训项目”社会工作干预的实践和反思[J]
.社会工作,2016(5):88-100.
被引量:2
7
苏媛,唐天正,赵晓明.
浅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困境[J]
.现代盐化工,2019,46(4):116-117.
1
张可创.
现代德国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J]
.德国研究,2004,19(4):36-40.
2
魏伟,蔡思庆.
探索新的关系和生活模式--关于成都男同性恋伴侣关系和生活实践的研究[J]
.社会,2012,32(6):57-85.
被引量:12
3
杨海龙,郭利.
中国塔吉克语亲属称谓初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22(6):90-95.
被引量:2
4
蔡弘,颜翠芳,何蕾蕾.
女性主义渗透下农村青年妇女过渡型家庭观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14,28(4):28-31.
5
刘贵清.
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21):27-27.
6
张金荣,杨茜.
“后家庭时代的家庭”理论的中国适用性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2014(3):27-32.
被引量:13
7
刘继同.
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家庭福利政策的历史发展与经验规律[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0(4):51-65.
被引量:14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