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师公在壮族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5
Status of Shigo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Zhuang ethnic group's cultural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壮族师公是壮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之一 ,在壮族历史上充当了医生、历史学家、创作家、艺术家等角色 ,为壮族的繁衍生息及其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者
莫幼政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壮族
师公
地位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4
1
陶思炎,铃木岩弓.
论民间信仰的研究体系[J]
.世界宗教研究,1999(1):107-113.
被引量:23
2
徐赣丽.
壮族先民以神谕人的社会教化准则──《布洛陀经诗》文化意蕴之四[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60-65.
被引量:8
3
徐赣丽.
多元浑融的壮族民间信仰文化——《布洛陀经诗》文化意蕴之三[J]
.广西民族研究,1999(3):57-61.
被引量:8
4
徐赣丽.
壮族古代社会发展的真实图景──《布洛陀经诗》文化意蕴之二[J]
.广西民族研究,1999(1):41-44.
被引量:4
5
徐赣丽.
壮族《布洛陀经诗》哲学意蕴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98(2):38-43.
被引量:7
6
向群,梁丽容.
壮族师公戏渊源小考[J]
.民族艺术,1988(1):5-19.
被引量:9
7
黄燕熙.
贵在创新 贵在突破──读《壮族生殖崇拜文化》[J]
.广西民族研究,1995(4):116-118.
被引量:2
8
顾有识.
壮族的文道教与武道教[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4):62-64.
被引量:11
9
熊远明.
崇尚劳动创造的美德《布洛陀》价值观之二[J]
.广西民族研究,1994(1):103-109.
被引量:5
10
熊远明.
追求和谐宁静 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J]
.广西民族研究,1994(2):71-7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刘娟娟,蒙建维.
武鸣县壮族师公戏唱本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7):169-170.
被引量:1
2
莫幼政.
略论壮族师公教经书的价值——以广西马山县白山镇新汉村国兴屯师公教经书为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22-27.
被引量:1
3
覃琮.
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成果、独特价值及未来趋向[J]
.广西民族研究,2011(1):87-95.
被引量:3
4
李凌林,莫运夏.
广西壮族师公角色的人文主义解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14-18.
5
马景涛.
武鸣师公戏演剧生态调研——以武鸣玉泉村师公舞队为例[J]
.戏剧之家,2019,0(27):11-1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梁燕华.
壮族民间信仰的隐喻与概念整合认知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16(4):103-110.
被引量:5
2
李上,梁福兴.
壮族传统神话信仰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3):16-18.
3
徐瑞奇.
20世纪末叶壮师剧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J]
.歌海,2017(1):27-34.
4
黄世杰,刘景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传承及传承人保护研究——以武鸣壮族师公舞传承为例[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98-104.
被引量:12
5
廖明君.
跨学科研究的行与思[J]
.民族艺术,2020(4):5-18.
被引量:6
1
李凌林,莫运夏.
广西壮族师公角色的人文主义解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14-18.
2
杨爱民.
“社王”的传说[J]
.民族艺术,1986(4):206-209.
3
韦玖灵.
壮族思想文化的萌发[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10-16.
被引量:1
4
周树鑫,李政.
期待留学生事业——新千年的中华文化复兴[J]
.中关村,2004(9):30-31.
5
韦国文.
试谈壮傩歌[J]
.民族艺术,1992(1):112-118.
被引量:2
6
邓金凤.
壮族认同“汉裔”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J]
.广西民族研究,2009(1):88-95.
被引量:4
7
刘亚虎.
布洛陀文化的当代价值[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1-3.
被引量:3
8
十二集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J]
.民族艺术研究,2008,21(4).
9
黄桂秋,孟宪平.
壮族通灵巫师的组织流派及其他——壮族巫信仰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6.
10
陈桂秋.
城镇化过程中的广西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4(2):25-27.
被引量: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