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与组织绩效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组织绩效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影响组织绩效的众多因素中 ,组织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不容忽视。文章从人际关系的概念出发 ,介绍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及其良好人际关系的特征 ,论述了组织中成员的角色水平、组织气氛、员工参与、组织中的心理契约以及它们对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
作者
吴红骏
陈姝娟
机构地区
甘肃联合大学
出处
《社科纵横》
2004年第3期54-55,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人际关系
组织成员角色
组织气氛
员工参与
心理契约
组织绩效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肖余春.
企业团队成员三维角色水平的实证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4):506-507.
被引量:8
2
俞文钊.
企业中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研究[J]
.应用心理学,1991(1):6-1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6
1
梁建,王重鸣.
中国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
.心理学动态,2001,9(2):173-178.
被引量:42
2
肖余春,石文典.
学习型团队三维特征结构模型对团队效能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5):116-119.
被引量:3
3
肖余春.
改善型团队及其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7):188-190.
4
程刚,朱永新.
和谐组织建设与员工倦怠防治[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25-27.
被引量:1
5
肖余春.
基于MTS理论的浙江民营企业团队学习水平的调查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3):22-26.
被引量:5
6
黄江泉,蔡根女.
人际关系在华人企业内部的强激励效应剖析[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3):53-56.
被引量:1
7
吴友娟,苏姝.
科研团队角色平衡及应用研究——以浙江省高校为例[J]
.成人教育,2013,33(7):54-55.
被引量:2
8
宋源.
项目型团队中共享领导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0):53-59.
被引量:3
9
孔德议,张向前.
我国“十三五”期间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1):45-49.
被引量:32
10
吴风琴,王汉斌.
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3(3):85-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6
1
孙国君,冯飞.
基于企业文化的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1(17):191-193.
被引量:1
2
张维迎,柯荣住.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
.经济研究,2002,37(10):59-70.
被引量:1028
3
洪秋兰.
在外经商农民信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辽宁省某木材经营社区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5):103-106.
被引量:2
4
任峻山,王正元,高在朗,李炜路.
我国激励因素调查及对双因素理论的修正[J]
.管理世界,1987,3(4):100-109.
被引量:1
5
李兴伟,吕华侨.
基于组织绩效的研发机构治理深化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11):133-138.
被引量:3
6
廖惠珍.
浅论体育运动中的群体凝聚力[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6(4):436-439.
被引量:9
7
潘旭明.
领导理论的演进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4):49-55.
被引量:5
8
阳志平,时勘.
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J]
.社会心理研究,2002(3):56-64.
被引量:11
9
王雁飞.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4):106-108.
被引量:10
10
张旭,武春友.
组织文化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6,9(3):50-54.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8
1
赵中洋.
基于组织绩效提升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04S):206-207.
被引量:3
2
任婷婷.
人际关系对运动队凝聚力的影响[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3):96-99.
被引量:4
3
盛意,谭洁.
内在因素与企业组织绩效相关性问题的logistic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9,25(22):179-181.
4
黄爱华,李敏,黄翠龙.
基于社会网络的HRM与一线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沟通[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3):157-159.
被引量:4
5
李敏.
员工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1):206-208.
6
李明锦,曹文聪.
人际社会关系体系对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影响综述及展望[J]
.中国集体经济,2023(3):113-116.
7
图布兴.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发电企业组织绩效评价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3(9X):12-12.
8
贾晓琳,顾江洪.
组织内部信任、知识共享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综述[J]
.经营管理者,2013(31):125-1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张海涛,青国霞.
领导风格对组织创新气氛的影响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8):60-66.
被引量:3
2
金利.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势在必行[J]
.科技资讯,2006,4(31):220-221.
3
张云,王晓红.
充分发挥一线管理者的“发动机”作用[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6):117-118.
被引量:1
4
任利成,白宪生,鲁锦涛.
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及其演化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125-132.
被引量:1
5
陈鹏,徐文.
体育中群体凝聚力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2011(4):211-212.
被引量:1
6
洪艳萍,蒋霞霞,周兴高.
大学生团体依恋、人际关系以及班级凝聚力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919-921.
被引量:15
7
买凡瑞.
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对培养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6):22-23.
被引量:5
8
顾江洪,江新会,黄波.
信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J]
.阅江学刊,2016,8(1):32-38.
被引量:4
9
刘建达,宋德玲.
人力资本与技能及组织业绩的关系研究[J]
.行政与法,2016(8):63-69.
10
程湘琼.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沟通分析[J]
.低碳世界,2017,7(10):103-104.
1
夏雯,杜波.
试论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2):139-140.
被引量:5
2
石雪靖.
浅谈大学生如何适当处理人际关系[J]
.科技风,2015(21):195-195.
3
卢海燕.
赞美五忌[J]
.演讲与口才,2004(5):10-11.
4
金营,王丽新.
试论大学生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54-55.
5
刘湘香,周颖.
论秘书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J]
.环球市场,2015,0(16):65-66.
6
陈旭,崔景明.
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从“1+1=?”谈起[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81-182.
7
刘海平.
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0(3):12-15.
8
理解别人是一种修养[J]
.健康文摘,2008(11):1-1.
9
刘娇艳,孔庆慧.
浅谈90后大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对策[J]
.内蒙古教育(D),2015,0(1):91-91.
被引量:1
10
李岳安.
用良好人际关系叩开成功之门[J]
.政工学刊,2011(1):55-55.
社科纵横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