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
1
Ways & Methods of Optimizing Geography T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堂教学必须走优化之路。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包括教学策略的优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环境的优化。
作者
申松月
文玉姬
机构地区
延边州教育学院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
出处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5-67,共3页
Journal of Yanbian Education College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优化
途径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王东升,冯启民.
桥梁震害预测方法[J]
.自然灾害学报,2001,10(3):113-118.
被引量:32
2
王东升,翟桐,郭明珠.
利用Push-over方法评价桥梁的抗震安全性[J]
.世界地震工程,2000,16(2):47-51.
被引量:43
3
GB 50191-19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1993.
4
JTJ 004-19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1989.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阎贵平,项海帆.
具有单排桩基梁式桥墩的实用延性抗震验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1993,26(2):48-57.
被引量:5
2
黄龙生,刘广信.
道路交通系统的震害预测[J]
.自然灾害学报,1996,5(1):88-97.
被引量:11
3
普瑞斯特雷M J N 袁万城(译).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4
常岭.桥梁的抗震变形能力[J].工程抗震,1987,(4).
5
范立础.
现代化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若干问题[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2):147-154.
被引量:42
6
杨海荣,郑琦.
日本公路桥的抗震鉴定和加固[J]
.国外桥梁,1997(2):69-77.
被引量:17
7
胡勃,袁万城,王君杰,范立础.
大型桥梁结构抗震分级设防与安全评定标准[J]
.世界地震工程,1998,14(1):1-9.
被引量:12
8
李崚,叶燎原.
Push-over分析法及其与非线性动力分析法的对比[J]
.世界地震工程,1999,15(2):34-39.
被引量:19
9
王东升,翟桐,郭明珠.
利用Push-over方法评价桥梁的抗震安全性[J]
.世界地震工程,2000,16(2):47-51.
被引量:43
10
叶燎原,刘本玉.
震害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应用: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J]
.工程力学,2000,1(A01):19-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4
1
张保硕,张璐珂.
考虑轴压比和剪跨比的RC墩柱拟静力试验及地震易损性分析[J]
.建筑结构,2023,53(S02):730-737.
2
孙长军.
初探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理论的特点[J]
.四川建筑,2006,26(z1):119-121.
被引量:2
3
昝爱宗.
我们该如何看《人民日报》[J]
.南风窗,2002(10):71-72.
4
杜鹏,谭潇,聂树明.
群体涵洞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5,48(5):71-75.
被引量:1
5
姜淑珍,林均岐.
城市桥梁震害预测方法的探讨[J]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64-66.
被引量:15
6
周斌,文俊武,刘涛.
胜利黄河公路大桥震害预测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2004,22(4):29-33.
被引量:1
7
关向阳,王彦.
Push-over分析法浅析[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2):72-76.
8
刘成清.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理论的发展综述[J]
.四川建筑,2005,25(6):64-66.
被引量:8
9
姜锐,苏小卒.
铁路桥梁震害预测及损失估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铁道学报,2006,28(3):133-136.
被引量:5
10
申选召,林均岐,李谊瑞,胡明袆.
桥梁易损性研究述评[J]
.世界地震工程,2006,22(2):97-10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9
1
盛群力,刘善存,俞鸣人,傅金潮.
简论系统教学设计的十大特色[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5):18-21.
被引量:10
2
李家清.
新课程的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研究[J]
.地理教学,2004(10):9-11.
被引量:2
3
毛永海.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处理与教学内容选择[J]
.地理教育,2004(6):13-14.
被引量:1
4
汪霞.
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
.教育探索,2004(12):29-31.
被引量:23
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
.教育信息化,2005(1):4-6.
被引量:7
6
刘妙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时教学目标[J]
.地理教学,2005(2):8-10.
被引量:1
7
刘学梅.
谈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计[J]
.地理教学,2005(2):11-13.
被引量:4
8
薛建宇.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9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
卞鸿翔,李晴.地理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
1
1
丁俊新.
我国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4):146-14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胡红林.
自媒体背景下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26):212-213.
被引量:2
2
赵玮.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成才之路,2018,0(13):32-32.
3
张瑜.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与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2019,0(9):86-87.
1
丁尧清.
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师专业的发展[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4):7-9.
被引量:4
2
卢成树.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
.教师,2009(7):49-50.
被引量:2
3
杨佰智,雷玉香.
地理教学应贴近生活、关注乡土[J]
.宁夏教育,2004(2):33-33.
被引量:3
4
王永军.
兴趣:地理教学的圆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152-152.
被引量:1
5
罗长斌.
地理课程改革初探[J]
.管理学刊,2009,22(3):123-124.
被引量:1
6
靳剑辉.
探索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125-125.
7
贺莹.
让人文素养之花在地理教学中绽放[J]
.考试周刊,2014,0(92):139-139.
被引量:1
8
杨柳.
实施地理课程改革随想[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5(11):27-27.
9
刘凯林.
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刍议[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B12):221-222.
10
吴周.
高中地理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2014(7):59-59.
被引量:1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