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文化与邓小平外交思想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小平同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及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传统文化的精髓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材料。
作者
王应祖
吴国军
机构地区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
兰州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出处
《社科纵横》
2005年第6期26-27,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邓小平
外交思想
传统文化
分类号
A849.1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华锋.
论中国外交观的传统文化渊源[J]
.东疆学刊,2004,21(1):98-102.
被引量:3
2
郭智君,桑志高.
邓小平外交思想中的“和”的意蕴——兼驳“中国威胁论”[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30-34.
被引量:1
3
张岱年.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21-22.
被引量:25
4
(晋)张湛注,(战国)列御寇.老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梁守德.21世纪:东亚文化与国际社会[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3
王缉思.文明与国际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戴长征.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J]
.新视野,2002(2):69-7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6
1
程欣悦,巩倩如.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质教育策略研究[J]
.山西青年,2020,0(4):59-59.
被引量:1
2
任国瑞.
论素质教育对传统儒学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借鉴[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3):114-117.
3
秦红梅.
论传统儒学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32-33.
4
秦红梅.
论传统儒学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J]
.安康师专学报,2006,18(1):108-112.
5
董晓萍.
大学圈中的学报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在中国民俗学发展中的作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5-18.
被引量:1
6
楚树龙,王青.
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2):33-41.
被引量:13
7
周德丰,杜运辉.
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张岱年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8-65.
被引量:1
8
廖敏.
试论道家文化在健康人格形成中的角色[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53-59.
被引量:1
9
刘淑霞.
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基因[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18-21.
被引量:3
10
孟维杰.
心理学理论创新—中国心理学文化根基论析及当代命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5):23-27.
同被引文献
23
1
张立坤.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推进[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3):1-2.
被引量:1
2
仇必鳌,王万雨.
邓小平的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73-75.
被引量:1
3
王莉君.
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4):7-11.
被引量:1
4
张允熠.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
.学术界,2004(5):7-15.
被引量:8
5
刘建武.
邓小平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基本特点[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76-79.
被引量:2
6
宋绪富.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浅探[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6):100-102.
被引量:1
7
徐承英.
邓小平的政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4):36-38.
被引量:1
8
刁世存.
邓小平务实哲学论[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4):47-53.
被引量:1
9
刘永吉,马永宏.
谈邓小平理论的文化体系[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28-130.
被引量:1
10
蔡志刚.
对中国传统辩证智慧的继承与改铸[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5):14-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钢,段棋.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综述研究[J]
.学理论,2009(19):64-66.
1
李莹,刘春霞.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影响[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3):1-3.
被引量:1
2
刘雅贤.
关于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0-12.
被引量:1
3
周文华.
海外邓小平外交思想述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6):105-107.
4
刘吉红.
邓小平外交思想初探[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6):27-29.
被引量:1
5
郭凤云,褚旭艳.
邓小平外交思想探究[J]
.华商,2008(20):175-175.
6
唐贤秋.
邓小平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19-23.
被引量:7
7
张建林,焦润霞.
哲学思想在邓小平外交理论中的创造性运用[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18(4):18-20.
8
李玉荣.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及其特点[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95-99.
9
傅耀祖.
关于中国外交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
.外交学院学报,2000(3):25-29.
被引量:3
10
杨守明.
论邓小平外交务实思想[J]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3):8-9.
社科纵横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