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嬗变——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之二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救助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起源于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出于人类恻隐之心或宗教信仰而对贫困者施以援手的慈善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逐渐地走向成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与实践及近代中国的社会救济制度,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产生过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作者
郭明霞
机构地区
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05年第5期137-138,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济贫制度
社会救济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1
1
甄尽忠.
《周礼》中社会救助思想略论[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5):121-124.
被引量:2
2
余新忠.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J]
.历史研究,2001(6):45-56.
被引量:60
3
吴业国.
宋代官办慈善事业述论[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25(1):34-36.
被引量:8
4
谢圣远.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反思[J]
.中国卫生经济,2005,24(4):44-46.
被引量:30
5
中华书局出版《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J]
.语言研究,2005,25(2):61-61.
被引量:97
6
余新忠.
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J]
.江海学刊,2005(4):146-154.
被引量:9
7
朱玲.
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效果[J]
.经济学动态,2006(8):47-49.
被引量:9
8
向春玲.
国家与社会视野中的“新农合”制度建设[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5):98-104.
被引量:8
9
朱玲.
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效果[J]
.卫生经济研究,2006,23(12):25-26.
被引量:3
10
张国平.
我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综述[J]
.宁夏社会科学,2007(1):58-6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6
1
冯磊,张金钟.
清代乡村疫病救助中道德资源的积极作用[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2):111-114.
被引量:5
2
梅盈盈.
中国社会救助思想和实践的发展[J]
.科教文汇,2007(10S):165-166.
被引量:1
3
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贫困医疗救助[J]
.医学与哲学(A),2008,29(12):53-55.
被引量:2
4
刘艳丽,高灵芝.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演进特点分析[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33-37.
5
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济贫与医疗救助[J]
.中华医史杂志,2009,39(6):338-342.
6
焦诚华.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历史沿革[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2):284-28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唐魁玉,郑毅.
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瘟疫社会学分析——以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的瘟疫事件为例[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31-32.
2
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贫困医疗救助[J]
.医学与哲学(A),2008,29(12):53-55.
被引量:2
3
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济贫与医疗救助[J]
.中华医史杂志,2009,39(6):338-342.
4
周沛,易艳阳.
新型社会救助方式探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86-93.
被引量:11
5
柯雄,李宁秀.
试析我国城市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以社会剥夺与社会排斥的角度[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1):740-741.
被引量:2
6
陈文贤,聂敦凤,李宁秀,毛萌.
健康贫困与反贫困策略选择[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1):749-751.
被引量:6
7
焦诚华.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历史沿革[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2):284-284.
8
张婷婷.
超越道德教化:传统医疗慈善的近代转型[J]
.中华医史杂志,2017,47(5):281-285.
1
郭明霞.
建国后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系列之三[J]
.社科纵横,2005,20(3):106-107.
被引量:2
2
王章星.
通过立法强化社会保险制度的强制性问题[J]
.中国劳动,2003(6):18-20.
被引量:1
3
赵立人.
试论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的实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9-26.
4
李斌.
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J]
.社会科学战线,2004(1):1-12.
被引量:12
5
徐宗懋.
救济院育婴所[J]
.华夏人文地理,2005(5):158-158.
6
杨宪彬.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思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1):67-69.
被引量:1
7
高华俊.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社会救济制度[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1(3):53-58.
被引量:1
8
郭亚军.
试论中国城市贫困现状与社会救济制度的创新[J]
.科教文汇,2009(21):281-282.
被引量:2
9
穆光宗,苗景锐.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回顾与展望[J]
.人口学刊,2002,24(1):30-38.
被引量:6
10
李少虹,金双秋,李军,陈果.
农村社区贫困户社会救助问题的警示[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3):7-11.
被引量:1
社科纵横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