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因本代药物中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该类药物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在很低的药物浓度下即可显示高度抗菌活性;使用方便,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体内和组织内分布广,组织渗透好,浓度高,可治疗各个系统或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半衰期长(3~7h);无交叉耐药性,对某些耐药菌株仍有高度的杀菌作用等优点.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为提高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该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的资料综述如下,供临床医师参考:……
出处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3年第5期188-19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王美村,徐永欣.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J].中国药房,1995,6(1):34.
  • 2陈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J].辽宁药物与临床,1999,2(4):45-47. 被引量:3
  • 3田楚华.氟哌酸致腮腺肿大2例[J].新医学,1992,23(4):191-191.
  • 4刘灵芝 周小荣 肖鸿文.洛美沙星引起精神症状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8,7(4):252-252.
  • 5张华伦.用环丙沙星后出现精神失常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4,3(4):233.
  • 6杨淑芳.诺氟沙星致17例婴儿颅内压升高[J].新药与临床,1992,11(2):85-85.
  • 7叶金朝.静脉注射环丙沙星致欣快感8例[J].中国新药杂志,1996,5(1):53-53.
  • 8[10]Turnidge J.International updated on levoflozacin and ofloxacin.Penetration,Japan,Biomedis,1 998:35.
  • 9[14]Stahlmann R,Schwabe R.Safety profile of grepaflozacin as compared with other fluoquinolones.J Antimicrob Chemther,1997,40:63.
  • 10马锐,刘大锁,李文英,胡丽侠.环丙沙星致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1):45-4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