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权标准说——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一种新标准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理论界几种认定期待可能性标准之缺陷的描述与剖析 ,引入了一种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新标准———人权标准 ,并且探讨了这一标准的具体内容、价值蕴涵、理论解说和构想。
作者
付立庆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71-75,共5页
Journa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标准
人权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丁银舟,郑鹤瑜.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J]
.法商研究,1997,15(4):57-62.
被引量:72
共引文献
71
1
石经海,苏桑妮.
论“期待可能性”的平易化[J]
.刑法论丛,2021(2):340-374.
被引量:4
2
赵天宝,赵亚飞.
犯罪构成的一点反思[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5):21-25.
3
何泽宏,庄劲.
事实与价值:罪过评价的二元视角——论传统罪过理论的缺陷与期待可能性理论[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2(4):20-23.
被引量:1
4
丁银舟.
论刑法中的行为新概念[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5):18-20.
5
周玉华,秦秀春.
中外犯罪构成比较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3):13-17.
被引量:5
6
劳东燕.
论犯罪构成的功能诉求——对刑事领域冲突解决机制的再思考[J]
.金陵法律评论,2001(2):37-61.
被引量:16
7
胡春妮.
期待可能性实质与地位探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34-36.
8
曲振涛,刘建军.
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可能进路[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6):56-59.
被引量:1
9
梁兴来,张杰.
期待可能性理论初探[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121-124.
10
冯亚东,张丽.
期待可能性与犯罪动机[J]
.金陵法律评论,2008(1):36-40.
同被引文献
27
1
李立众,刘代华.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J]
.中外法学,1999,11(1):31-39.
被引量:104
2
游伟,肖晚祥.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J]
.政治与法律,1999(5):22-27.
被引量:75
3
丁银舟,郑鹤瑜.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J]
.法商研究,1997,15(4):57-62.
被引量:72
4
姜伟.
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4,16(1):23-27.
被引量:71
5
童德华.
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基本问题[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17(4):10-16.
被引量:8
6
唐稷尧,詹坚强.
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49-56.
被引量:21
7
姜涛.
期待可能性理论:引进还是拒绝[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60-66.
被引量:13
8
康均心,车英.
马克昌刑法学思想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6):725-742.
被引量:1
9
陈兴良.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3):72-81.
被引量:87
10
章惠萍.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法的借鉴[J]
.法学杂志,2006,27(4):89-9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牛忠志.
应当如何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J]
.金陵法律评论,2008(1):89-98.
被引量:4
2
王斌.
期待可能性判断标准之反思与重构[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105-109.
被引量:1
3
李菁凤.
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J]
.法学杂志,2010,31(5):139-141.
被引量:5
4
吕欣,陈汶佳.
浅析期待可能性及其利益权衡[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7):25-27.
5
曲振涛.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4(1):230-2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文芳.
论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75-76.
被引量:1
2
刘源.
论期待可能性在刑法中的表达与体系性地位——对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的另一种解读[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72-77.
被引量:5
3
耿珑.
被迫强奸、杀人案与期待可能性判断标准[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2):104-104.
4
肖晚祥.
论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1):55-61.
5
许凯.
期待可能性理论基本问题研究综述[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45-47.
6
谭浩宇.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质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19-19.
7
雍自元,廉彪.
亲亲相隐回归刑事法律的思考[J]
.法学杂志,2013,34(10):69-76.
被引量:11
8
宋宏飞,刘艳枝.
论当代中国刑法中“亲亲相隐”制度[J]
.安顺学院学报,2016,18(5):88-91.
被引量:1
9
黄成.
期待可能性的扩张危险及其防控[J]
.科学.经济.社会,2017,35(3):88-93.
10
苏鸿宇.
试论期待可能性与中国刑法[J]
.法制博览,2019,0(18):208-209.
1
林海.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特征[J]
.科学社会主义,2009(5):85-87.
被引量:3
2
肖能钜.
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探究[J]
.快乐阅读,2015,0(12):9-9.
3
王小英.
学前教育发展史册的崭新篇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价值蕴涵[J]
.幼教新视野,2012(4):1-1.
4
杨志军.
头痛医脚 多管齐下——作文教学之我见[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11Z):149-149.
5
高爱玲.
生成:从不期而至走向有预而生[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1(5):11-14.
6
高爱玲.
生成:从不期而至走向有预而生[J]
.中学数学(高中版),2011(10):18-21.
7
孟凡群.
浅谈“人权外交”[J]
.滁州学院学报,2001,3(1):55-57.
8
曹秋涛,浦月香.
“生活化”与“数学味”[J]
.江苏教育,2005(11B):27-28.
9
张秀凤.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模范角色的类型特征与价值蕴涵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3(12):84-84.
被引量:1
10
李昕欣.
论心理疏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蕴涵[J]
.商,2014(9):227-227.
被引量:2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