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瘢痕增生的综合防治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4期88-,共1页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参考文献4
1 [1]Cheng JCY.Pressure therapy in the treat ment of post- burn hypertrophic scar- A critical look into its usefulness and fallacies by pressure monitoring[J].Burns,1984,10:154
2 [2]方之扬,吴中立,高学书 .烧伤理论与实践 [M]. 沈阳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67- 671
3 [3]江西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册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7.392- 394
4 郭振荣.烧伤病人的功能康复疗法[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1):59-61.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23
1 魏迪南,曹文德,黄玲,谢丽华.小儿烧伤后期功能康复治疗存在的问题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573-5573. 被引量:1
2 卢才教,林才,徐建军,洪广亮,魏群,洪宝顺.早期干预防治深度烧伤愈后增生性瘢痕[J] .重庆医学,2004,33(11):1727-1728. 被引量:3
3 卢才教,邹红,林才,徐建军,李力群,洪宝顺,曹国洲,张鹏.积雪甙 低温冷敷防面部深Ⅱ度早期增生性瘢痕[J] .浙江临床医学,2005,7(7):696-696. 被引量:2
4 韩维红.烧伤瘢痕的防治现状[J] .华北国防医药,2005,17(4):281-282. 被引量:2
5 李杰,唐丹,欧阳亚涛,李建新,邓建林,申美平.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康复治疗[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5):388-388. 被引量:1
6 胡德林,方林森,余又新,王春华,徐庆连,王永杰,汪昌荣.早期手术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1):90-91. 被引量:2
7 胡英,葛雪芬.手部深度烧伤术后康复及护理[J] .安徽医药,2007,11(3):267-267. 被引量:1
8 任少强,薛忠信,赵遵江,张保德,章荣涛,刘勇.儿童头颈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2):122-124. 被引量:4
9 姚兴伟,张旭辉,孙伟晶,于成涌,刘艳红,韩德志,陈向军.三种方法防治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34-36. 被引量:3
10 吕长久.头颈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42-43.
1 宋会杰,高长锁.弹力套压迫联合康瑞保治疗和预防烧伤瘢痕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199-199. 被引量:1
2 李津军.加压疗法在预防和控制烧伤瘢痕增生与挛缩中的应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2):172-173. 被引量:4
3 扎西泽仁.曲尼司特防治烧伤瘢痕增生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美容,2014,4(4):34-34. 被引量:2
4 陈彬,首家保,杨小辉,唐哲明,毛庆龙,柳大烈.口服曲尼司特防治烧伤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3):173-175. 被引量:9
5 潘文妍.曲尼司特抑制烧伤瘢痕增生的给药时间分析[J] .现代医院,2015,15(5):96-97. 被引量:4
6 徐立伟,蔡少甫,周玉新,员科,王艳青,庞书琴.肝素钠软膏对深Ⅱ度烧伤瘢痕增生的预防作用[J]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5):336-336. 被引量:2
7 孟庆延,胡复荪,杨俊立.矿泉浸浴在抑制烧伤瘢痕增生中的应用[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9(1):34-36.
8 唐振喜,孙济宇,魏林平,王小波.弹力套压迫预防和治疗瘢痕增生的临床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28-29. 被引量:10
9 高文武,高迎文.干扰素联合康宁克通预防烧伤瘢痕增生的动态学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6):821-825.
10 李津宁,吴银生,陆安民.低剂量X线防治烧伤瘢痕增生的临床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2):71-7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