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北路土尔扈特盟旗制度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北路土尔扈特盟的牧地、盟旗的设立、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阶层进行了探讨。
作者
吐娜
机构地区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8,共7页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关键词
和布克赛尔
土尔扈特
盟旗制度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6
1
陈国干.
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的来源和性质[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2(1):63-66.
被引量:5
2
马汝珩,王思治.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及其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斗争[J]
.社会科学战线,1978(3):169-189.
被引量:11
3
吐娜.
东返后的土尔扈特社会制度及其经济概况[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6(3):52-57.
被引量:2
4
赵志强.
土尔扈特部东返后的安置与编旗[J]
.西北民族研究,1988(2):83-98.
被引量:9
5
马汝珩,马大正.
土尔扈特蒙古系谱考述[J]
.民族研究,1982(1):28-35.
被引量:4
6
马汝珩.
《清代蒙古政教制度》评介[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2):25-26.
被引量:1
7
马大正.
土尔扈特蒙古东返始于何时[J]
.新疆社会科学,1985(1):89-91.
被引量:1
8
赵云田.
清代的“备指额驸”制度[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4):28-37.
被引量:8
9
赵云田.
清代的“年班”制度[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1):32-35.
被引量:10
10
邹逸麟.
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7(1):25-33.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3
1
牛玲玲.
清王朝构建民族政治认同的遗产和困境——以蒙古的政治认同为例[J]
.满族研究,2019,0(2):33-40.
被引量:1
2
郝文军.
盟旗制度与清代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2):10-18.
3
内玛才让.
试析乾隆朝土尔扈特部东归后初期人口减少的原因[J]
.西部蒙古论坛,2022(2):24-2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崔明德,崔红霞.
满蒙联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6(3):63-79.
被引量:3
1
蔺茂奎.
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J]
.新疆地方志,2000(1):48-49.
2
米.那登木才仁.
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蒙古春节习俗田野调查[J]
.西部蒙古论坛,2009(4):111-116.
3
陈颖.
开国大典第一掌旗手[J]
.法治人生,2012(16):4-6.
4
张权.
谈地方志对区域历史的反映[J]
.新疆地方志,2000(2):41-45.
5
刘国梁,孟克巴图.
那·布娃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部 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百科全书”[J]
.广播歌选,2016,0(4):34-37.
6
张涛.
清代和布克赛尔军台、卡伦的变迁[J]
.新疆地方志,1996,0(4):49-50.
被引量:2
7
薛俊强,和宣,巴图.
魅力和布克赛尔[J]
.新疆人文地理,2011(4):118-123.
8
陈德昌.
自强不息中华魂——喜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J]
.新疆地方志,2000(1):40-41.
9
台文.
浅谈和布克赛尔蒙古族传统奶酒酿制方法[J]
.西部蒙古论坛,2009(1):79-81.
10
张平.
和布克赛尔的古迹[J]
.今日新疆,2008,0(2):50-50.
西域研究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