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8
-
1段仁周.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加快科技创新的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44-46. 被引量:19
-
2柳世君,宋世枝,蓝黎明.基层农科院所在发展区域农业中大有作为[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75-77. 被引量:12
-
3柳世君,张应香,蓝黎明,易宏岩,童俊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4):56-58. 被引量:10
-
4柳世君,郭祯,童俊丽,李彩丽,蓝黎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1):33-36. 被引量:39
-
5郭祯,柳世君.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战略定位研究——以信阳市农科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22-24. 被引量:10
-
6柳世君,段仁周,刘学勋,蓝黎明,易宏岩.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若干重要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6):42-45. 被引量:8
-
7段仁周,柳楷婧,马汉云,程辉,扶定,蓝黎明,柳世君.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农业科研发展规划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5):7-10. 被引量:4
-
8柳世君,柳楷婧,扶定,宋晓华,黄靖元,刘晋.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探讨——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15-18. 被引量:10
-
1仇利奎.淮河沿岸旱地小麦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13-113. 被引量:2
-
2俞芬,千怀遂,段海来.淮河流域水稻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4):537-542. 被引量:71
-
3徐启才,胡振大,王美琴,王齐年,苏瑶.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61-661.
-
4孙波.浅谈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路与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8):30-31.
-
5阮新民,施伏芝,倪金龙,罗志祥.氮高效水稻品种协优9019在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分析[J].中国稻米,2008,14(6):39-42. 被引量:1
-
6贡永祥.亳州:多项措施保障汛期供应[J].农产品市场,2016,0(30):48-48.
-
7何炳棣,马中.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续)[J].农业考古,1985(2):72-80. 被引量:7
-
8张金萍,秦耀辰.县域粮食单产及其生产投入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以河南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373-381. 被引量: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