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恋父情结”解析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安的影片屡屡在国际电影节上摘金夺银,赢得了东西方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其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细致生动的叙事,更在于影片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李安通过象征和承载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家庭”的解构和重构过程,表明了他对置身于现代困境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索。“从父”的文本和影片中鲜明的“恋父情结”恰恰揭示了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根”的依恋。
作者
伏蓉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8-9,共2页
Movie Review
关键词
文化内涵
'从父'文本
恋父情结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1
姚宝香.
跨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评台湾导演李安的《家庭三部曲》[J]
.电影文学,2008(23):77-77.
被引量:7
2
高媛媛.
喜剧性中父权、文化的平衡——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探析[J]
.电影文学,2007(14):20-21.
被引量:9
3
蔡洪声,杨德建.
李安的新都市电影[J]
.当代电影,1996(2):109-114.
被引量:5
4
赵京.
站在中西文化的结合点上——导演李安的艺术生涯[J]
.当代电视,2001(A06):72-74.
被引量:5
5
宋惠昌.
论集体主义的历史特征及其生命力——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说起[J]
.伦理学研究,2007(5):31-35.
被引量:10
6
王琳琳.
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论李安电影的特色与魅力[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82-83.
被引量:5
7
黄丽娟.
黑格尔的幽灵——论后—黑格尔思潮中的“他者”[J]
.外语教学,2011,32(1):70-73.
被引量:3
8
苏海霞.
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与重构——《推手》和《喜宴》中父权文化解析[J]
.电影文学,2011(12):21-22.
被引量:8
9
刘政仙.
电影《推手》的跨文化解读[J]
.电影文学,2011(22):107-108.
被引量:8
10
周标.
西方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重建[J]
.求索,2013(2):160-16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徐婷婷.
浅析电影《推手》中的中国“他者”形象[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4(4):115-118.
1
李敬水.
恋父情结、性与同性恋——李安电影创作心理初探[J]
.电影评介,2011(2):10-11.
2
喻群芳.
李安电影中的“恋父情结”[J]
.当代电影,2005(4):115-117.
被引量:4
3
于红梅.
钟爱一生[J]
.乐器,2001(1):60-60.
4
章瑞歆.
仿手拉壶世家的一代传人——章燕城(大师)[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41(6):20-20.
5
郁钧剑.
我与书画[J]
.中国书画,2012(9):88-91.
6
帕瓦罗蒂的歌声[J]
.音乐世界,1992(7):48-48.
7
柯小君.
徐静蕾镜语下的“潜意识”——浅析影片《我和爸爸》中的“恋父情结”[J]
.四川戏剧,2007(1):83-83.
8
刘唱.
浅析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子辈形象[J]
.戏剧之家,2016(14):291-291.
9
打动你的心,韩剧男主角的七种浪漫武功[J]
.流行歌曲(下半月),2007,0(9):16-19.
10
小奔.
宋其爱的是小西[J]
.电影世界,2012(10):33-33.
电影评介
2006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