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中西史学精神的异同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十九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史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西方史学和社会思想,中国史家抱着愈益开放的态度,当下中西史学交流更加密切。本文从求真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四个方面,对中西史学精神进行了比较,对于中国史学扬长避短,以及促进中西史学的交流,当不无裨益。
作者
王丽娟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史学精神
求真精神
怀疑精神
创新精神
人文主义精神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1
朱政惠.
中国史家对海外同行的关注和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8(3):4-7.
被引量:2
2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J]
.历史研究,1996(3):145-160.
被引量:20
3
邹兆辰.
当代中国史学对心理史学的回应[J]
.史学理论研究,1999(1):26-37.
被引量:16
4
胡逢祥.
试论中西古代史学演变的不同途径与特点[J]
.学术月刊,1997,29(9):74-84.
被引量:7
5
陈翰笙.
对研究世界史的几点意见[J]
.世界历史,1978(1):16-20.
被引量:7
6
王东.
中国史传的编修理论与实践——兼论中西史学精神的差异[J]
.史学理论研究,1993(1):105-117.
被引量:4
7
胡逢祥.
中西史学源起比较论[J]
.史学理论研究,1992(4):26-37.
被引量:4
8
董淮平.
章学诚与柯林武德史学思想比较散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80-85.
被引量:2
9
杨俊明.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之比较研究[J]
.求索,1991(6):103-108.
被引量:2
10
刘楠,殷梦霞,文善常.
对中西古代史学差异的几点看法[J]
.探索(浙江),1988(3):47-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郑先兴.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史学比较的理论研究[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30(4):32-41.
1
朱艳霞.
浅谈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求真精神[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8):97-98.
2
田文杰.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师生有效合作学习[J]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0(9):30-31.
3
王艳伶.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主义浅探[J]
.职业圈,2007(06X):127-127.
4
冒亚平.
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呀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
.教育现代化,2000(2):15-16.
5
宋瑛.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
.新课程(下),2014,0(10):157-157.
6
齐志凯.
大学精神的培养和现实意义[J]
.前沿,2010(12):166-168.
被引量:5
7
张岩静.
“天人合一”与教育现代化[J]
.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0(1):51-52.
8
宿旭光.
课程的设计与授课反思[J]
.考试周刊,2016,0(2):121-121.
9
冒亚平.
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0(1):40-41.
10
姜旭梅.
历史知识的功能和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7):66-67.
文教资料
2006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