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中国新文学初期的上海叙述 被引量:4

New Literature in Shanghai in the 1920'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晚清到五四,多元现代性逐渐定于一尊。五四文学大多从启蒙现代性出发,将城市视为与新文化对立的旧文化环境,与乡村无异。20年代末期,现代性又呈多元状态。左翼与海派从城市现代性出发,前者表现上海城市的殖民性与无产阶级政治,后者进行对于上海日常消费角度的西方性想象。
作者 张鸿声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8,共6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作者简介 张鸿声(1963-),男,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王一川.晚清: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时段[J].江苏社会科学,2003(2):44-46. 被引量:10
  • 2[4]罗兹·墨菲.亚洲史[M].黄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3孙绍宜.都市空间与中国民族主义--解读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J].上海文化,1996,(3).
  • 4[8]田汉.田汉戏曲集·序[M].上海:现代书局,1930.
  • 5严家炎.穆时英长篇小说追踪[J].新文学史料,2001,(2).
  • 6黑婴.我见到的穆时英[J].新文学史料,1989(3):142-145. 被引量:37
  • 7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12-12.
  • 8[14]唐继无,于醒民.从闭锁到开放[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1.
  • 9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10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4(3):123-130. 被引量:53

二级参考文献20

  • 1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J].历史研究,1996(1):5-16. 被引量:68
  • 2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A].(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页、第422页.
  • 3C B Macpherso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 Hobbes to Loc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 4林毓生 穆善培.《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9页.
  • 5史华慈 程钢.《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 6萧邦齐 《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 7曼海姆 徐彬.《卡尔·曼海姆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225页第183页第223-224页.
  • 8布迪厄 华康德 李猛 李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第162页.
  • 9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与商人精神》[A].载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9-579页.
  • 10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A].陈志梧译 载包亚明主编.《都市与文化》丛刊第1辑《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8页.

共引文献118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