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情况,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措施,为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全面展开和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
龙建军
陶干臣
机构地区
井冈山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终身学习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王永盛,姜明.
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1):20-23.
被引量:41
2
周强,王欢,王天佩,倪进,杨伟舂.
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
.体育学刊,2002,9(1):100-103.
被引量:69
3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1.
4
臧连明.
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
.体育学刊,2002,9(5):73-75.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永盛,姜明.
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1):20-23.
被引量:41
2
师资现状调查组.我国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1999,(4):20-22.
3
李伟民.未来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3):17-21.
4
曲宗湖.浅谈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方向和模式的几个问题[J].学校体育科学,1997,(2):19-23.
5
李建军.从日美英高校体育师培训动态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09-211.
6
李建军.
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设定与课程构建[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7-11.
被引量:5
7
李宏志.
加大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刻不容缓[J]
.中国高教研究,2001(7):66-67.
被引量:15
8
陈少牧.
试论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J]
.继续教育,2001,15(4):36-37.
被引量:7
9
孙洪涛.
对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
.体育科学,1996,16(4):14-19.
被引量:47
共引文献
129
1
常志昭.
高校非师范初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
.体育视野,2021(20):87-88.
2
张玉生,张璐.
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及发展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5-96.
被引量:4
3
周瑾,杨榕,彭阳,杨光会.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S1):66-68.
4
魏威.
谈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S1):134-135.
被引量:6
5
孔博,丁建仁.
初探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
.魅力中国,2009(25):30-30.
被引量:1
6
陶干臣,李琦玮,黎红文,毛凌.
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与构建和谐社会浅议[J]
.文教资料,2006(25):13-14.
被引量:1
7
于红民.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管理[J]
.教育探索,2010(6):107-109.
被引量:6
8
孙志宏,赵双印.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1):56-58.
被引量:3
9
胡惕,时海霞,展恩燕.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现状及发展策略[J]
.运动,2013(18):61-62.
被引量:2
10
王丽丽,苏志伟.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9):832-83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
1
朱进,孟保安.
论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84-85.
被引量:7
2
黄旭.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之实施[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2):125-126.
被引量:6
3
钱伟.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构建高校体育新模式[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277-279.
被引量:2
4
赵专,李平.
论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
.四川体育科学,2006,25(2):94-95.
被引量:12
5
李启龙.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长春医学,2008,(02).
6
赵俊荣.
高师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2):86-89.
被引量:10
7
邓亮平.
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0(2):112-11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罗晨.
对苏州国际教育园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
.科技信息,2010(32).
2
莫丽琼,汤丹凤.
浅议终生体育[J]
.网络财富,2009(18):177-1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淑荣,张健.
大学生体育情感对终身体育意识影响的调查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3,30(2):52-55.
被引量:1
1
杨春花.
对教师终身学习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6):221-221.
2
廖史胜.
关于教学反思的一些思考[J]
.学周刊(下旬),2011(8):26-26.
3
严锦屏.
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J]
.才智,2013(17):59-60.
被引量:1
4
吴苏琴.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09(9):109-110.
被引量:1
5
叶金霞,李韦.
信息技术教师终身学习之途径——行动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1):78-80.
6
李志伟.
论教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64-65.
被引量:6
7
郭世安.
对教师教育、教师终身学习与教师成长问题的几点思考[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7(3):50-54.
被引量:5
8
徐艳伟.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24-24.
被引量:5
9
华恩宠.
教师终身学习策略初探[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09(16):47-48.
被引量:1
10
张笑昆.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0(24):57-58.
被引量:2
文教资料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