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之探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学结合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创新,搭建院校、学生、企业合作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
作者
雷玉梅
机构地区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8年第9期82-83,共2页
Henan Educa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分类号
G527.6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作者简介
雷玉梅(1974-),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49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0-32.
被引量:167
2
肖化移,李谨平.
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2-15.
被引量:10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孙文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4):20-22.
被引量:165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现代化建设国际论坛组委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湖南:南省学出版社,2003..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249
1
陈素敏,赵悦品.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8(25):244-245.
被引量:12
2
王建红.
高职房地产专业工学交替教学实施方案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71-174.
被引量:1
3
王君丽,茜平一.
行业高职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4):1-4.
被引量:5
4
刘紫婷.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研究[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4):8-11.
被引量:8
5
王媛.
简析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J]
.新农村(黑龙江),2012(9).
6
纪洪元.
浅谈运用工学结合模式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4-55.
7
杜文龙,朱祥贤,徐雪峰.
校企共建NC学院有效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探索——以淮安信息—中兴通讯NC学院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2):46-48.
被引量:4
8
陶红林.
土建类专业“一年三学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93-96.
被引量:2
9
姜汉荣.
以情境教学引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基于李吉林儿童情境课程开发的启示[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1(6):92-95.
被引量:1
10
宁勇敏.
以工学结合创建高职与企业的文化融通模式[J]
.当代职业教育,2010(2):34-3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池新安,徐红霞.
高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讨[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5(1):74-75.
被引量:1
2
朱忑海.两职阮役工芋帮合人才培养稷式的计冗与抹寒.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4).
3
阳铁建.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考试周刊,2009,(40).
4
张翠英.
对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探讨[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47-47.
被引量:10
5
赵玉冰.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250-250.
被引量:5
6
赖华清.
浅析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电力教育,2009(4):57-58.
被引量:6
7
季本山.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中的作用[J]
.江苏高教,2010(1):139-140.
被引量:26
8
杨光.
高职《通信工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1-112.
被引量:5
9
胡金枚.
机电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探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1):191-192.
被引量:2
10
王雪琴.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J]
.科技信息,2010(15):253-25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李玉娜.
高校实训教学探讨——以电子技术创新实训为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2):61-62.
被引量:2
2
孔勇奇.
工学结合环境下执教能力与教学质量的提升[J]
.职教论坛,2011,27(35):123-12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程烨.
电子实训课教学实践的创新思考[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2):96-97.
被引量:2
2
冯军,王彦.
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的研究[J]
.科教导刊,2012(33):95-95.
3
杨扬.
如何培养工程造价高等职业人才[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77-80.
4
杨守良,杨保亮,曾令刚.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途径和认证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79-281.
被引量:4
5
伍度志,胡爱平,吴松林,林琼,何滔,许静.
基于统计分析的高校教师执教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9(9):121-126.
被引量:1
6
姜树杰.
巧用虚拟实验技术解决教学难点——以“电子线路分析与应用”课程教学为例[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00-102.
被引量:7
1
教育部在津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 周济强调: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J]
.职教论坛,2005,21(10S):37-37.
被引量:1
2
卢玉,马玲.
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237-238.
3
施计彬,刘明钰.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J]
.全国商情,2013(36):76-77.
4
李礼.
应用型本科英语旅游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44-44.
5
葛玲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54-155.
被引量:1
6
王彩霞,李娜.
护理专业“院校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应用效果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80-81.
被引量:2
7
王成琼.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对策探索——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2):41-43.
8
张雁平.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评价[J]
.机械职业教育,2010(12):17-20.
被引量:1
9
黄颖,彭莉,张倩.
服务外包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0):152-154.
被引量:1
10
刘小玲.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护理专业中的运用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88-89.
被引量:3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