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芦荟热”中说芦荟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述了芦荟的历史、生物学特性。
作者
李秀
机构地区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
出处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芦荟
特性
用途
前景
分类号
S567.2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作者简介
李秀(1965-),女,云南澄江人,讲师.主要从事植物学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邓新华,陈文祥,何其敏,朱亮锋.
中国芦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9,8(2):26-30.
被引量:21
2
张镜清.
芦荟[J]
.生物学通报,1999,34(11):44-45.
被引量:12
3
孙朝霞.
奇花神药话芦荟[J]
.植物杂志,1999,26(1):12-13.
被引量:14
4
冯桂强,顾晓红,王玉英.
芦荟的栽培与繁殖[J]
.植物杂志,1999,26(1):27-2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蜀秀.芦荟多糖的研究[J].植物学报,1989,31(5):389-392.
2
王洁 沈国兴.芦荟的研究概况[J].中药材,1987,(4):45-48.
3
林翔云.神奇的植物--芦荟[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8-11.
4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海南植物志(第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13.
5
陈文森 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等.芦荟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第七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22-123.
6
简洁莹 何其敏 等.芦荟毒理学研究[J].卫生研究,1995,24:57-60.
7
张振杰,赵秀英,郝志显,姜菊梅,王教材,汪佑民,张宏利.
芦荟化学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0,10(2):135-140.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47
1
姚发兴,陈志芬,江威,何随箔,白欣,周宇江,谢茜,董昌金.
中华芦荟成熟叶组织培养的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22-25.
2
张金生,赵爽,李丽华,张起凯,李秀萍.
微波消解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芦荟中Fe和Pb的含量[J]
.现代仪器,2005,11(5):26-28.
被引量:5
3
孙利祥,邹清成,卢钢.
影响芦荟离体繁殖系数的几个因素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4):44-47.
被引量:2
4
铁军,丁香.
华芦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长治学院学报,2005,22(5):6-7.
被引量:2
5
兰小中,阳义健,陈敏,廖志华,张明生.
水分胁迫下中华芦荟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J]
.种子,2006,25(8):1-3.
被引量:13
6
铁军,白海艳,赵芳芳.
芦荟的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22-24.
被引量:18
7
石汝杰.
芦荟GAP基地土壤和气候资源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23-124.
8
于都县2006年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操作规程[J]
.小城镇建设,2006,24(12):12-12.
9
兰小中,杨春贤,陈敏,谈锋,廖志华.
水分胁迫对中华芦荟部分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4):106-109.
被引量:15
10
李桂荣,赵润洲,梁玉陈.
木立芦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防褐化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702-705.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
1
顾文祥,诸淑琴.芦荟栽培与加工利用[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2
刘光辉,聂岚.
我国芦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6):71-7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张尚民.
万州芦荟产业深加工发展的分析[J]
.农产品加工(下),2008(1):66-68.
1
李前泰.
溴氰菊酯三种制剂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方法[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3,9(5):20-21.
2
孙双印,刘爱萍,张志如,孙庆东,白玉彬,聂洪武,张玉山.
甘草主要用途及其丰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开发,2001(1):20-20.
3
李忠诚,李岩,刘银玲,徐辉.
刺五加播种育苗技术要点[J]
.绿色科技,2011,13(12):110-110.
4
丁海荣,洪立洲,赵宝泉,刘冲,刑锦城,朱小梅,董静,温祝桂,杨智青.
甜叶菊主要用途及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J]
.中国糖料,2016,38(6):77-78.
被引量:16
5
金松男,李宁.
芦荟及其栽培技术[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1,18(3):49-52.
6
蔡辉儒,李忆,蒲志刚,王万军,阎文昭.
甘薯的实用价值及其育种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3):236-238.
被引量:12
7
李文纯,徐东春,周文伟,李桂芝,宋万友.
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4):26-26.
8
赵鹏涛,何振才,李高潮,罗红炼.
我国硬粒小麦育种研究概况及开发前景[J]
.陕西农业科学,2002,48(6):19-21.
被引量:5
9
李淼.
甲壳素肥料在农林业上的应用[J]
.山西林业,2012(4):16-17.
被引量:2
10
苏显波,江延朝.
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J]
.农民科技培训,2012(4):38-38.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