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维后坐火炮分析及摇架设计
被引量:
6
Two Dimension Analysis of Recoil Gun and Cradle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二维后坐火炮运动特点及其提高射击稳定性的方式,并针对某155mm二维后坐火炮两层摇架的设计提出了设计方案。
作者
何永
郑建国
高树滋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3-46,共4页
Journal of Gun Launch & Control
基金
"95"兵器预研项目
关键词
二维后坐
动力学
摇架
分类号
TJ30-55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2
1
何永,王京鸣,张培忠,高树滋.
二维后坐火炮发射动力学研究[J]
.四川兵工学报,2000,21(2):12-15.
被引量:5
2
萧忠良,贺增弟,刘幼平,马忠亮,吕秉峰.
变燃速发射药的原理与实现方法[J]
.火炸药学报,2005,28(1):25-27.
被引量:52
3
冯金富,高树滋.
反后坐装置相似性研究[J]
.四川兵工学报,1996,17(3):1-3.
被引量:2
4
谈乐斌,侯保林,陈卫民.
降低火炮后坐力技术概述[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6,27(4):69-72.
被引量:37
5
何永,杨军荣,高树滋.
曲线后坐火炮后坐阻力规律的分析与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21(3):217-220.
被引量:4
6
高树滋,何永.
一种轻型牵引火炮的新型后坐系统[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1997,0(1):52-57.
被引量:3
7
钟建华,张丽华,萧忠良,邬庆文,马忠亮.
方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气生成规律理论分析[J]
.含能材料,2010,18(5):579-582.
被引量:9
8
靳青梅,张相炎,崔二巍.
火炮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J]
.兵工自动化,2015,34(5):7-10.
被引量:5
9
徐志远,葛建立,杨国来.
影响炮口扰动的火炮总体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与优化[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37(6):45-48.
被引量:17
10
肖俊波,杨国来,李洪强,邱明,廖振强.
身管武器时延式喷管减后坐动力学建模仿真[J]
.兵工学报,2017,38(10):1909-191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6
1
谈乐斌,侯保林,陈卫民.
降低火炮后坐力技术概述[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6,27(4):69-72.
被引量:37
2
宗士增,钱林方,何永,徐亚栋.
轻型车载火炮二维后坐动力学研究[J]
.弹道学报,2011,23(2):76-78.
被引量:2
3
朱家萱,潘玉田,孙明颜.
某型火炮摇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
.兵工自动化,2017,36(6):17-20.
被引量:4
4
吴胜权,张陈曦,何永.
基于混合装药的无后坐炮内弹道研究及优化[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39(6):67-70.
被引量:8
5
范林盛,刘树华,曹广群,薛彦云,张广辉.
串联式反后坐装置设计与动力学仿真[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42(4):162-164.
被引量:1
6
薛百文,马营,涂炯灿,昝博勋.
带状变燃速发射药对无后坐力炮内弹道性能影响研究[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20,41(3):6-1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万宏强,韩权利,蒋新广.
火炮运动机构创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包装工程,2020,41(S01):160-163.
被引量:1
2
咸东鹏,廖振强,李佳圣,宋杰.
自动武器喷管减后坐实验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7(1):107-111.
被引量:1
3
王永存,周霁,袁稳新,岳文龙.
一种降低后坐力的火炮发射方法[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7,28(4):10-12.
被引量:4
4
支建庄,郑坚,狄长春,白文雅.
惯性炮尾式膨胀波火炮膨胀波速度和行程计算仿真[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9(1):5-8.
被引量:3
5
张景华,余英,康瑞霞.
大口径轻型牵引火炮关键技术[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0,31(1):89-92.
被引量:9
6
余驰,张立群,李建仁.
武装直升机炮塔系统的应用和发展[J]
.四川兵工学报,2010,31(12):45-46.
被引量:1
7
赵刚,舒海生,孙春阳,谷云庆,刘少刚.
一种基于摩擦吸能原理的气动灭火炮用缓冲系统[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33(4):387-393.
被引量:5
8
何庆国,张世毓.
某多管车载灭火炮串联后坐仿真[J]
.四川兵工学报,2012,33(4):7-10.
9
杨海川,马咏梅,董志强,贺东.
某炮身长后坐式自动炮后坐力研究[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2,33(2):54-57.
被引量:2
10
姚养无.
武器后坐的系统评价方法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387-391.
被引量:6
1
何永,王京鸣,张培忠,高树滋.
二维后坐火炮发射动力学研究[J]
.四川兵工学报,2000,21(2):12-15.
被引量:5
2
宗士增,钱林方,何永,徐亚栋.
轻型车载火炮二维后坐动力学研究[J]
.弹道学报,2011,23(2):76-78.
被引量:2
3
高树滋,何永.
一种轻型牵引火炮的新型后坐系统[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1997,0(1):52-57.
被引量:3
4
谈乐斌,侯保林,陈卫民.
降低火炮后坐力技术概述[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6,27(4):69-72.
被引量:37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