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3-4,共2页
同被引文献10
-
1蔡竞.整合资源 挑战硅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1,17(2):40-42. 被引量:1
-
2王东京.谁拿钱支持科技创新[J].瞭望,2000(16). 被引量:1
-
3蔡竞,侯荔江.对四川发展IT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初步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0(4):49-52. 被引量:2
-
4高汝熹,陈志洪,张丹冶.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风险及防范[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5):20-24. 被引量:1
-
5蔡竞.扩大开放:推动四川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新跨越的现实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1(1):55-58. 被引量:2
-
6萨克森尼安地区优势:128公路地区和硅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
7洪银兴<浮现中的数字经济Ⅱ>中文版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8颜振军.企业孵化器是风险投资的沃野[N].科技日报,2000-06-01.
-
9戴园晨.新世纪:挑战与机遇并存[J].北京观察,2001,(1).
-
10霜天.台湾创业投资蓬勃发展成效显著[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13(5):5-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
1王琥,柳桂珍.试论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0,20(8):41-43. 被引量:1
-
2洪银兴,周诚君.大学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1,16(1):22-25. 被引量:6
-
3陈俊.风险投资立法建言[J].当代法学,2001,15(1):39-41. 被引量:3
-
4蔡竞.创造新优势 参与大竞争——四川构建中国西部硅谷的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6.
-
5寇廷耀.发展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5):78-8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4
-
1薛丽红.谈风险投资与我国《公司法》的修改[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S1):80-81.
-
2郭晓果,焦璐.试论中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2,20(4):98-102. 被引量:3
-
3梁湖清.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14-17. 被引量:4
-
4史际春,姚海放,阳娜,龙毕敏,刘凡.2001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2(1):59-69. 被引量:2
-
5侯海青,李迎朝.论我国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的依据[J].商业时代,2007(16):47-48. 被引量:2
-
6王秀敏,王刚,肖丙刚.基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1):98-100. 被引量:6
-
7徐梅,张新芝.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研究综述[J].中国商贸,2009(04X):66-67.
-
8陈文君.大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的途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0(12):102-104. 被引量:1
-
9周鸿勇.创业企业如何赢得风险资金的支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11):114-115.
-
10周舟,周武夫.构建温州“大学城”──从理念探索到规划实践[J].规划师,2002,18(1):36-38. 被引量:1
-
1“三个代表”重要论断是怎样提出的?[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4):82-82.
-
2郭文姬,冯晓青,冯晔.论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上)[J].发明与革新,2000(9):16-17. 被引量:1
-
3陈传夫.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简论[J].科技与法律,2000(4):6-11. 被引量:2
-
4严燕.“三个代表”与加强党的建设——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J].实事求是,2001(5):13-16.
-
5魏德俊.风险投资的三个担忧[J].检察风云,2007(14):56-57.
-
6陈海.知识产权保护迫在眉睫[J].新经济导刊,2002(8):28-29.
-
7高新技术产业亟需得到法律保护[J].当代地方科技,1991(9):9-12.
-
8叶双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海峡科技,2001(12):4-4.
-
9宋伍生.应当清理有关法律问题[J].中国律师,2000(4):12-12. 被引量:1
-
10陈慧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法律障碍[J].农村金融研究,2000(12):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