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巨桉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4年永安国有林场在海拔 2 30~ 32 0m的高丘引种栽培巨桉试验。结果表明 :6 3月龄平均胸径 16 3cm ,平均树高18 5m ,蓄积 175 6m3·hm-2 ,表现出速生、高产。
作者
黄德龙
黄秀美
陈洪坤
陈宇
机构地区
永安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0-52,共3页
Journal of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巨桉
栽培技术措施
引种适应性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6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1
1
刘大林.
桉树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J]
.福建林业科技,1995,22(3):19-23.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16
1
刘敬灶.
不同施基肥与抚育方式对巨尾桉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z1):49-50.
被引量:2
2
郭建闽,邓元德.
龙岩市桉树冻害调查与分析[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7(2):78-79.
被引量:3
3
鲜骏仁,黄从德,胡庭兴,李贤伟,吴勇刚.
我国巨桉引种及经营技术研究进展[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1):43-48.
被引量:6
4
石忠强,蒋云东,余文辉,张国华,李涛,赵加永,廖春梅,陈艳琼.
直干桉人工林幼中龄不同间伐量及施肥的对比试验[J]
.西部林业科学,2004,33(4):41-44.
被引量:3
5
赖仕样.
巨尾桉施基肥造林优化选择的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1998,0(1):50-53.
被引量:1
6
黄德龙,黄秀美,陈盛轩.
巨尾桉引种试验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1999(5):29-31.
被引量:4
7
陈昌雄,张俊华,吴培衍,张志鸿.
巨尾桉一、二代林生长规律比较[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5):18-21.
被引量:3
8
黄德龙,黄秀美,陈盛轩.
巨尾桉引种试验研究[J]
.桉树科技,1999,16(2):20-23.
被引量:4
9
张顺恒,林星华,郑文国,洪长福,李宝福,吴八祥.
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选择试验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1,14(2):188-194.
被引量:19
10
黄德先,邓元德.
巨尾桉在龙岩市引种状况的调查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2):50-5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61
1
罗建中,曹加光.
桉树栽培中的良种选定[J]
.桉树科技,2006,23(2):41-45.
被引量:6
2
张秀华,江瑞荣,范桂华.
巨桉播种育苗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3,17(z1):45-46.
被引量:1
3
卢彰显,邓文生.
广东连山县林地保护利用问题分析与对策[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1):16-18.
被引量:13
4
陈远乐.
澳大利亚巨桉种源试验初报[J]
.福建林业科技,2000,27(S1):29-31.
被引量:2
5
翁启杰,郑海水,黄世能,李克雄,吴先明,符光文.
种植密度对尾叶桉和刚果12号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热带林业,1996,24(2):59-64.
被引量:4
6
童方平,柏方敏,吴慧仙,陈晓萍,何友军.
湘南丘陵地桉树纸浆林栽培模式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04,31(4):12-14.
被引量:3
7
孙云霄,刘建锋.
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5):36-38.
被引量:52
8
孟梦,陈宏伟,王达明,刘永刚,冯弦,周云.
优良的纸浆材树种——思茅松[J]
.西南造纸,2004,33(3):13-14.
被引量:20
9
马乃训,陈光才.
纸浆竹林集约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4(11):17-18.
被引量:6
10
罗品荣,李绍华.
造纸原料林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J]
.湖南林业科技,2004,31(6):54-5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0
1
王燕高,胡庭兴.
我国引种巨桉及其研究进展[J]
.森林工程,2005,21(4):1-4.
被引量:14
2
林亦曦.
永安市尾赤桉无性系引种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2009,36(3):128-131.
3
刘美利.
巨桉萌芽更新试验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10,37(3):112-115.
4
高捍东,蔡伟建,王章荣,喻正发,罗斯汉.
我国纸浆林树种选择与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6):137-143.
被引量:10
5
吴永富,覃贵才,程亮,黎怀玲,吴兵,兰俊.
尾巨桉无性系高密度造林试验初报[J]
.广西林业科学,2012,41(2):146-149.
被引量:1
6
陈健波,蒙海华,黄锦芬,李昌荣,郭东强,韦昌幸.
丘陵地种植穴规格对尾巨桉生长的影响[J]
.广西林业科学,2015,44(3):276-278.
被引量:4
7
吴世军,陈广超,徐建民,李光友,宋佩宁,郭文仲.
赣南巨桉种源/家系变异规律及选择[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33(6):1-7.
被引量:1
8
吴世军,徐建民,李光友,粟国磊,罗成学,周兴荣,姜成.
滇中南巨桉种源/家系年度变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3):60-64.
被引量:2
9
张捷,陈广超,徐建民,吴世军,朱映安,曾远城,李利娜.
巨桉种源/家系综合选择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6,24(3):280-286.
被引量:6
10
黄德龙,黄秀美,陈洪坤,陈宇.
短轮伐期巨尾桉萌芽更新试验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3(9):9-1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沈云,吴兵,申文辉,周国福,兰俊.
尾巨桉人工林萌芽更新最佳经营模式技术[J]
.广西林业科学,2006,35(B12):14-17.
被引量:9
2
黄德龙.
永安市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2008,35(4):7-11.
被引量:7
3
冯茂松,张健,杨万勤,钟宇.
不同方法在巨桉人工林养分诊断中的应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81-87.
被引量:2
4
冯茂松,张健,杨万勤,钟宇.
四川巨桉人工林的养分因子与营养诊断[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3):248-254.
被引量:4
5
王玲,郑荣周,李贤伟,何飞,刘兴良.
巨桉叶、凋落物、根的水浸液对莴笋的化感效应[J]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3):55-60.
被引量:9
6
卢三妹,何相居,梁宏温.
巨尾桉萌芽更新不同密度处理对林分生长的影响[J]
.科技资讯,2009,7(26):134-135.
被引量:4
7
郑绍全.
巨桉引种试验及优良遗传型选择[J]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1):101-103.
被引量:3
8
林晗,洪滔,陈辉,吴承祯,范海兰,宋萍,陈灿,李键.
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J]
.林业科学,2010,46(5):92-101.
被引量:6
9
黄中华,罗宏成,胡建军,杨波,高鹏.
四川盆地北缘深丘低山区巨桉引种试验初报[J]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3):102-105.
10
沈家浩.
永安市耐寒桉树无性系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19-221.
被引量:4
1
吴攀来.
鸡爪椒育苗技术[J]
.福建农业,2008(10):18-18.
2
吴世炎,杨生.
优质富硒大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13(2):40-41.
3
刘新社,逮昀.
PBO对美国杏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浙江柑橘,2010,27(2):44-45.
被引量:3
4
杨志军.
浅谈永新县城周边环境绿化[J]
.江西园艺,2004(4):31-33.
5
罗学升,吴大通.
岗松群落特征与适应性分析[J]
.福建水土保持,1993(1):42-44.
被引量:6
6
邓其盛.
樱桃谷鸭旱养技术[J]
.福建畜牧兽医,2007,29(5):85-86.
被引量:1
7
邱嘉强.
福建山区池塘黄金鲫苗种培育高产试验[J]
.科学养鱼,2016,38(12):6-7.
8
黄臻.
以防为主 标本兼治——福建省永安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模式[J]
.森林公安,2014,0(2):10-11.
被引量:1
9
陈小松.
核桃在南方栽培的可行性探讨[J]
.抚州师专学报,2000,19(2):60-62.
10
杨章旗,黄永利,覃开展,韦元荣.
马尾松速生良种‘广西南宁市林科所马尾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种子’[J]
.林业科学,2014,50(3):151-152.
被引量:3
福建林业科技
2000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