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湖南新型城市化道路探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两型社会"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目标。若以"两型社会"的标准与要求来审视湖南的新型城市化则存在土地资源短缺、能源严重不足与能耗过高并存、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差距与问题。城乡统筹、完善规划、和谐发展、产业支撑、突出特色、集约发展、加强环保等,是湖南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框架。
作者
吕灵华
机构地区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出处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8-60,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湖南
新型城市化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姜永生,范建双,宋竹.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J]
.改革与战略,2008,24(4):32-34.
被引量:33
2
俞孔坚.
城市景观之路——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J]
.新湘评论,2008(2):54-58.
被引量:6
3
张平宇.
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
.城市规划,2004,28(4):25-30.
被引量:94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吴万齐.
中国的住房问题及对策[J]
.城市规划,1988,12(1):13-17.
被引量:2
2
吴良镛.
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结构、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J]
.城市规划,1983,7(6):2-12.
被引量:43
3
王骏.
动力之源——论科技创新对城市化的推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74-78.
被引量:9
4
阳建强.
我国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矛盾分析[J]
.城市规划汇刊,1995(4):9-12.
被引量:22
5
程必定.
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J]
.中国城市经济,2005(9):5-7.
被引量:18
6
柳博隽.
科学发展和新型城市化[J]
.浙江经济,2006(16):28-28.
被引量:2
7
沈建明.
全面把握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J]
.今日浙江,2006(17):10-11.
被引量:4
8
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理学报,1997,52(5):385-393.
被引量:179
9
方可.
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
.城市规划汇刊,1998(1):59-61.
被引量:91
10
周一星,孟延春.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
.城市规划汇刊,1998(3):22-27.
被引量:193
共引文献
130
1
赵荣,吴铮争.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西安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3(4):5-15.
被引量:8
2
郑文升,丁四保,王晓芳.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J]
.经济地理,2006,26(S1):238-241.
被引量:2
3
徐毅松,王颖禾,范宇.
城市再生视野下的规划实践与思考——以新江湾城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05(4):93-98.
被引量:9
4
刘玲玲,刘承水,易红梅.
浅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1):34-36.
被引量:7
5
郭红旗.
探讨低收入阶层住区建设的公共政策[J]
.山西建筑,2006,32(2):25-26.
6
王伟年,张平宇.
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J]
.城市规划学刊,2006(2):22-27.
被引量:80
7
马怀德,周兰领.
我国城市规划法制的现状与展望[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2):128-133.
被引量:1
8
张平宇.
沈阳铁西工业区改造的制度与文化因素[J]
.人文地理,2006,21(2):45-49.
被引量:28
9
王晓芳,郑文升,陈才.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城市化困境与对策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28-32.
被引量:3
10
邹惠萍.
整合性的城市设计——综合历史文化保护理念的城市设计手法的变革[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9-1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沈萍.
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以地级市为例[J]
.企业经济,2010,29(4):54-56.
被引量:2
2
陈志平.
“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探讨[J]
.湖南社会科学,2010(4):108-111.
被引量:5
3
屈小娥.
1990-2009年中国省际环境污染综合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158-163.
被引量:42
4
卢庆治,谢明辉,李雪迎,乔琦.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6,6(4):314-32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贺文华.
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省1988年—2015年的数据[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40(4):42-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博凯,马建立,魏彤宇,商晓甫.
壳聚糖改性水滑石深度处理搬迁化工场地遗留高色度地下水的实验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21(1):63-75.
2
李杰,艾莎莎.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东部9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测度[J]
.技术经济,2018,37(11):86-95.
被引量:5
1
温如春,狄强,刘晶晶.
中三角产业发展差距的比较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3,32(3):102-105.
被引量:1
2
高晓丹,吕云涛.
新加坡城市建设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
.中国市场,2016(25):59-60.
3
李明.
浅析石油石化行业节能降耗之策[J]
.经营管理者,2011(16):245-245.
4
丁琳静.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1(08X):19-19.
被引量:2
5
王晓霞.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区域分布考量[J]
.统计与决策,2008,24(1):79-81.
6
高军娣.
城市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4(9):161-161.
7
顾岩.
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探讨[J]
.中国经贸,2013(6):143-143.
8
纪小卫.
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J]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09-109.
9
韩颖,于玲,汪炘.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思考[J]
.现代城市研究,2009,24(7):86-90.
被引量:1
10
向润芝.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J]
.低碳世界,2016,6(4):101-102.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