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跳远起跳技术及训练的再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阐述现代跳远助跑起跳基本技术的同时对基本训练手段提出较独特具体的建议,为青少年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
易强
机构地区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6期146-147,共2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关键词
助跑
起跳
技术特点
训练
分类号
G823.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张良平,吕晓亚.
我国跳远起跳技术的研究现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112-116.
被引量:11
2
吕仙利,张妮.
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综述[J]
.安康师专学报,2006,18(5):72-75.
被引量:8
3
丁伟,蔡犁.
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研究综述[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2):64-66.
被引量:4
4
张勇.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关系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0,22(5):12-13.
被引量:3
5
张建宁,顾宗芳,张杰.
关于助跑速度及其利用率对跳远成绩影响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3):101-104.
被引量:8
6
姜孟春.
跳远运动中的速度研究[J]
.体育科学,1997,17(1):44-47.
被引量:29
7
韩敬.
论现代跳远起跳技术的主要特征[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2,9(4):38-4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马俊明,周巧玲.
男子跳远运动员不同起跳级次及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5):44-47.
被引量:1
2
曹效文,程万才.
关于跳远的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5,12(1):79-82.
被引量:23
3
曾立火.
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2001,5(2):68-72.
被引量:8
4
夏玲.
我国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技术GM(1,N)模型应用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5):61-64.
被引量:10
5
郭健翔.
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的探讨[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2):101-104.
被引量:17
6
黄继珍,陆利国.
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损失率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3):114-118.
被引量:10
7
禹小明.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空特征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0):37-40.
被引量:12
8
章碧玉,吴小五,陈美仪,黄化礼.
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J]
.体育科学,1997,17(3):37-40.
被引量:58
9
张贵敏,于树祥,张萍.
二级运动员膝伸屈肌力矩的比较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14(1):7-10.
被引量:15
10
宋应华,刘世藩.
跳远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7(2):15-23.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67
1
张妮.
跳远最佳腾起角与助跑速度利用率关系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S1):110-111.
被引量:4
2
李建英,关建军.
九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相关参数的分析与讨论[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33-34.
被引量:13
3
韩波,阮玲.
对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09(1).
4
黄继珍,陆利国.
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损失率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3):114-118.
被引量:10
5
佟艳华.
水平速度的损失与跳远成绩之关系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1):36-37.
被引量:8
6
马克寿.
跳远过程中几个技术动作的力学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0):17-18.
被引量:4
7
杨天潮,郝海涛.
试析前倾式离板和摆动腿的摆动对跳远起跳的作用[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70-71.
8
邓卫权.
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变化对远度影响的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5):46-48.
被引量:24
9
钱铁群.
跳远助跑最后2步步长变化对起跳诸因素的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5):49-50.
被引量:22
10
蔡犁,徐卫华.
三级跳远技术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10(1):15-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任卫华.
关于尽快形成跳跃心理定向的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4(2):75-76.
被引量:1
2
李振斌,王保成,周志雄.
田径运动技术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教学法之创新实验研究[J]
.体育科学,2005,25(4):43-45.
被引量:5
3
丁秀峰 李新旺.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257.
4
李鸿江.田径教学训练实用丛书之一跳远[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25—28.
5
张良平.
男子三级跳远第一跳起跳与跳远起跳角度特征比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0):104-107.
被引量:5
6
郭红斌.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定向的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145-14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李高.
跳远起跳心理因素分析[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3):301-303.
1
胡望盛.
谈谈青少年田径运动的训练和选材问题[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51-52.
被引量:2
2
杨黎芳.
简述跳远助跑起跳的准确性[J]
.才智,2010,0(32):278-279.
3
汪康乐,房杰.
背越式跳高技术及训练的再研究[J]
.体育科研,2002,23(1):27-27.
被引量:3
4
程志武,郭振杰.
现代篮球运动对青少年核心后卫训练的启示[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6):68-69.
被引量:3
5
饶余榕.
析“强攻不强”之因[J]
.中国体育科技,1983,19(14):23-25.
6
钟平,王为人.
成人游泳赛前训练及恢复的方法[J]
.游泳,2012(2):62-63.
7
戴伟东.
如何提高跳远的助跑速度[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5(10).
8
李晓东.
青少年训练如何适应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续)[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56-57.
9
徐红娟.
怎样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和准确性[J]
.少年体育训练,2004(2):39-39.
10
石武军.
解决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不到位的小技巧[J]
.中国学校体育,2013,32(10):37-37.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