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66
Speech at the Meeting Celebrating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CPC
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4-12,共9页
Daqing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77
-
1赵义.“执政党创新”大幕拉开[J].南风窗,2002(2):16-17. 被引量:1
-
2胡桂明.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4(3):43-44. 被引量:1
-
3史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回顾(十一)——80年的成就与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12):31-34. 被引量:2
-
4肖金明,尹凤桐.论司法独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12-116. 被引量:2
-
5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1998(24):2-12. 被引量:68
-
6吴显庆,尹平华.政治思维新探[J].理论探讨,1995(3):97-99. 被引量:1
-
7亚文.评“社会心理学教程 ”[J].社会,1987,7(3). 被引量:1
-
8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读书,1999,0(12):3-11. 被引量:126
-
9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二日)[J].党建,1997(10):4-19. 被引量:26
-
10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监察,1994,0(4):3-4.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66
-
1王军.正确分析新社会阶层的特点和政治心理 积极探索统战工作的新方法[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24-28. 被引量:7
-
2庄建东.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4):11-12.
-
3梁正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探索“教育创新”时代课题[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3):4-7.
-
4臧乃康.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及其模式选择[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3(2):28-31. 被引量:2
-
5董明.中国共产党与私营经济[J].探求,2001(5):23-26.
-
6王联斌.永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先锋队本色——学习江泽民关于“三个先锋队”的重要思想[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12):11-14.
-
7周召,辛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16(4):5-12.
-
8王光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4):48-51.
-
9王刚.地方文化与文化建设——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点体会[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3(4):6-7.
-
10王少明.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系的哲学之镜[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16(4):5-8.
二级引证文献77
-
1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34-40. 被引量:48
-
2卫兴华.2001年我国理论界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状况[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4):5-10.
-
3王艳.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与共产党的群众基础[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4(4):107-109.
-
4秦华,李世军.现阶段剥削的实质是市场活动博弈的结果[J].池州师专学报,2005,19(2):17-18.
-
5毛欣欣.从一般意义上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37-39.
-
6张义生.论理论创新的动力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5(10):17-22.
-
7张翠欣.浅谈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J].中国科技信息,2006(03A):171-171. 被引量:1
-
8查干巴拉.浅谈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5):35-36.
-
9赵豫林.关于完善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1-4. 被引量:3
-
10柯葛壮,魏韧思.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基本理念及基本原则[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1):84-90. 被引量:4
-
1黎智.全面开创我市综合改革的新局面[J].江汉学术,1984,17(4):3-4.
-
2侯磊.“做事”之碎思札记[J].秘书工作,2011(10):48-50.
-
3易发久.引领2004中国培训大趋势问题与瞻望——培训走向专家谈[J].现代企业教育,2004(2):5-6.
-
4汪金友.追求升迁不是追求进步[J].杂文选刊,2017,0(2):22-23.
-
5吕庆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论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1(2):10-14. 被引量:2
-
6时尚达人前三名[J].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16,0(11):63-63.
-
7方凌.什么才是中国最好的名片?[J].中国报道,2010(10):91-93.
-
8周润东,陈琳.论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15(5):16-17. 被引量:1
-
9蒋平.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111-113. 被引量:2
-
10周恩来.伟大的十年[J].计划与统计,1959(13):3-1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