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04-206,共2页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同被引文献56
-
1陈桂贞.赏识教育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249-252. 被引量:10
-
2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天地,2008(11):15-16. 被引量:3
-
3张淑清.试析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2):8-10. 被引量:14
-
4吴伟国.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5(3):80-80. 被引量:6
-
5潘洁.浅谈赏识教育在高校女生体育课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2003,24(4):83-85. 被引量:6
-
6袁宜.赏识教育及其运用初探[J].成功,2013(1):26-27. 被引量:8
-
7何碧秀.“赏识教育”再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4(7):37-39. 被引量:16
-
8白文飞.析激励性语言的功能——解读南京市体育教师魏伟的激励性语言[J].中国学校体育,2002,21(3):68-70. 被引量:18
-
9马行风.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73-74. 被引量:10
-
10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1):63-64.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16
-
1王禹桥.赏识教育的4-D循环模型研究——以声乐表演教学为例[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4):17-20. 被引量:1
-
2孙健.高中羽毛球选项课运用“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研,2005,26(4):92-93.
-
3张凯.在乒乓球课中运用“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5):120-121. 被引量:2
-
4何瑞映,黄华光.浅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48-51. 被引量:6
-
5李明哲.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2011(20):66-66. 被引量:1
-
6刘玲.健美操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J].考试周刊,2008,0(39):118-120.
-
7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66-167. 被引量:20
-
8沈铁.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4,0(6):55-55. 被引量:9
-
9徐意坤.多角度赏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激励作用[J].运动,2014(12):81-82. 被引量:11
-
10郁水萍.浅谈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2):141-14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57
-
1蔡红军.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与实施策略[J].体育视野,2021(23):125-126.
-
2高锐.网络时代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3):97-97. 被引量:1
-
3冯永福.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8,0(3X):10-10.
-
4周丽.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47-48. 被引量:2
-
5王亚军.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67):14-15. 被引量:1
-
6任婷婷.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9(4):97-99. 被引量:3
-
7肖红.“赏识和成功”在学校体育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10):334-335.
-
8芦超男.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1):233-233. 被引量:2
-
9马孝臣.高职体育足球教学模式研究[J].武魂,2013(10):191-191.
-
10鱼海波.赏识教育在高等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7):65-65. 被引量:4
-
1桑孟新.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硅谷,2009,2(10):164-164.
-
2王磊,冯振伟,吕欢玺.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182-182.
-
3贺俊业.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61-62. 被引量:1
-
4赛场边的星光[J].网球天地,2009(8):38-39.
-
5殷志平.体育教学巧用“合作学习”[J].希望月报(上),2007(12):311-311. 被引量:1
-
6杨杰.浅谈排球青少年运动员如何选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6):294-294. 被引量:1
-
7马小宾.浅谈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J].四川体育科学,2009,28(1):51-53. 被引量:5
-
8李雪久.浅谈举重队员受伤后的恢复训练方法[J].科学时代,2013(13).
-
9刘光林.“口令”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3,11(4):43-44.
-
10施伟.运动健“肘”[J].健与美,2012(7):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