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47,共4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同被引文献159
-
1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南方文坛,2004(2):20-28. 被引量:63
-
2汪政,晓华.论《坚硬如水》[J].南方文坛,2001(5):4-8. 被引量:7
-
3李建军.文学写作的诸问题——为纪念路遥逝世十周年而作[J].南方文坛,2002(6):24-30. 被引量:70
-
4王久辛.心雕苦难 速写阎连科[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2):54-58. 被引量:4
-
5谭桂林.从脱魅到迷魅——20世纪中国神秘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1999(4):146-148. 被引量:12
-
6肖莉,高志明.从审丑走向审美——《日光流年》中通感的叙事功能[J].小说评论,2009(S1):11-14. 被引量:4
-
7闫连科,侯丽艳.关于《日光流年》的对话[J].小说评论,1999(4):52-56. 被引量:33
-
8柳建伟.立足本土的艰难远行──解读阎连科的创作道路[J].小说评论,1998(2):30-35. 被引量:8
-
9南帆.反抗与悲剧──读阎连科的《日光流年》[J].当代作家评论,1999(4):80-87. 被引量:22
-
10仰仗土地的文化[J].当代作家评论,1997(1):124-1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27
-
1胡莹莹.阎连科“耙耧山脉”小说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07(34):122-126. 被引量:1
-
2张芳.阎连科乡土小说创作的不足与困境[J].文学教育(中),2010(8):24-25.
-
3卢炜.论阎连科作品中的西方情愫[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5):119-121.
-
4杨俊国.耙耧山上的鸱枭声——读阎连科的《日光流年》[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6):47-50. 被引量:1
-
5秦法跃.民间苦难生存境域中的抗争悲歌——读阎连科《年月日》、《耙耧天歌》、《日光流年》[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2):40-41. 被引量:1
-
6洪治纲.乡村苦难的极致之旅——阎连科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7(5):70-81. 被引量:19
-
7王晓丽.论阎连科后期小说的命运悲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54-56.
-
8傅异星.阎连科:超越现实主义的大旗[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2):130-134. 被引量:1
-
9靳书刚.立足乡土民间的艰难抗争——论阎连科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创作转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73-74.
-
10王洁.试论《日光流年》中的苦难意识和悲剧精神[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5):142-14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42
-
1阴妮娜.乡土世界中“圆形命运”的解读——以阎连科小说为例[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8,0(11):23-24.
-
2李遇春.走出“文革”叙事的迷惘——从阎连科和刘醒龙的二部长篇新作说起[J].小说评论,2003(2):51-57. 被引量:6
-
3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J].文艺争鸣,2007(10):39-45. 被引量:112
-
4洪治纲.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与审美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8(4):160-175. 被引量:23
-
5刘保亮.论阎连科小说的家园意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92-96. 被引量:5
-
6熊修雨.“迟到”的阎连科[J].江淮论坛,2010(3):160-164. 被引量:1
-
7李振明.“雅”与“颂”随“风”而逝——文化迷惘与《风雅颂》的象征化叙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25(3):81-84.
-
8邱瑞洁.受活还是活受——论阎连科耙耧小说中女性的生存状态[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1):134-135.
-
9李勇.偏执与耽溺:阎连科乡村启蒙叙事批判[J].文艺评论,2011(5):82-88. 被引量:2
-
10李璐.终极的生命关怀——浅析阎连科小说中的“苦难”主题[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9):75-77.
-
1董岐山.秀的自我拯救[J].岁月(原创),2012(11):31-40.
-
2作家影集[J].当代作家评论,2007(5).
-
3阎连科[J].东吴学术,2011(2).
-
4吴声雷.馨[J].青年文学,1996,0(4):40-45.
-
5梁鸿.神话、庆典、暴力及其他——阎连科小说美学特征论[J].南方文坛,2005(4):59-65. 被引量:16
-
6阎连科.耙耧天歌[J].小说月报,2000(1):31-49. 被引量:1
-
7侯磊.无论走多远,我们的乡土都不曾远去[J].金融博览,2013(11):84-84.
-
8王春林,潘慧.上帝·亚当·作家——读阎连科小说集《耙耧天歌》[J].新闻出版交流,2002(4):21-21.
-
9寇挥.<<耙耧天歌>>的重与轻[J].北岳,2000(4):52-52.
-
10权雅宁.论阎连科底层写作的身体叙事[J].小说评论,2012(4):180-18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