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4-125,共2页
Population & 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103
-
1刘晶.子女数对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及生活状况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4(S1):50-56. 被引量:21
-
2张文娟,李树茁.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S1):39-44. 被引量:62
-
3陈雅丽.城市社区居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与前瞻[J].社会工作,2010(12):38-42. 被引量:5
-
4倪波,殷志刚.发展“居家照顾”的安老服务[J].社会,1999,19(10):28-29. 被引量:5
-
5陈成文.城市特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支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4):20-27. 被引量:8
-
6熊跃根.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焦点小组访问的定性资料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8(5):74-85. 被引量:48
-
7珂莱尔.婉格尔,刘精明.北京老年人社会支持网调查——兼与英国利物浦老年社会支持网对比[J].社会学研究,1998(2):58-68. 被引量:39
-
8王莉莉.城市女性家庭成员的非正式支持作用分析[J].人口与发展,2005,13(S1):65-70. 被引量:4
-
9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3):7-16. 被引量:919
-
10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J].人口研究,1995,19(1):10-16.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13
-
1鲁莹.一位在家庭养老中的照顾者的生存状态——照顾重病老人的中年职业女性的个案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S1):74-78. 被引量:2
-
2郅玉玲.简析老年人的身心特征[J].资料通讯,2006(5):39-42. 被引量:1
-
3郅玉玲.对老年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6(3):152-154. 被引量:4
-
4许传新.城市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08,29(3):95-100. 被引量:21
-
5黄晓霞,颜艳.家庭支持对长沙市社区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090-3092. 被引量:23
-
6马三津,范耕新.试析老年服务机构功能及服务内容[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0):82-84.
-
7杨茗,许联锋,张鹤.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安全需求调查及改进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4(9):251-251.
-
8吴瑛.空巢老人需求缺失的调查分析——以浙江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28(2):1-4.
-
9林徐律,马丽卿.温州市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4):162-163.
-
10饶博,侯文倩.上海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对情感支持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6(25):85-86.
二级引证文献65
-
1李晨,赵海云.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休闲养老精神需求研究——以靖安县中源客家避暑小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1):7-11. 被引量:16
-
2王若男,桑箬涵.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的质性研究[J].健康之友,2019,0(16):81-81.
-
3杜敏,郭文汇.关于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相关研究的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4):8-10. 被引量:5
-
4武秀杰,武江华,陈金慧.宁波市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J].西北人口,2009,30(2):58-61. 被引量:6
-
5张秀芬,曹顺仙.我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2009(24):39-41. 被引量:9
-
6张智,钱丽梅,苗吉,王荣孝.昆明市空巢老人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2029-2031. 被引量:24
-
7张姣姣,曹梅娟.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0,25(18):92-94. 被引量:17
-
8陈婷婷,成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实现途径探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5):65-68. 被引量:8
-
9孟琴琴,张拓红.老年人社会支持及生活自理状况与健康自评[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1):86-89. 被引量:8
-
10徐凤琴,黄彦军,周进国,陈洛嵩,陈宝国.广东省6城市“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1,18(2):65-68. 被引量:14
-
1何荣飞,吕先声.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能够结合[J].江淮论坛,1984(1):18-24.
-
2李龙.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计划经济的设想和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实现条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3):15-24.
-
3张怀渝.建立中国式的计划体制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5(1):5-9. 被引量:1
-
4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全国大陆人口共13.7亿 大陆人口5年增加3377万[J].北京支部生活,2016,0(5):44-44.
-
5本刊编辑部.必须坚持不懈地控制人口增长——“十一亿人口日”的启示[J].人口研究,1989,13(3):2-4.
-
6梁自鸣.二律背反和人口控制[J].南方人口,1991,6(4):8-10.
-
7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大陆人口为13.7349亿人[J].紫光阁,2016,0(5):6-6.
-
8姜修美.浅谈人口增长过快的危害和控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5(3):31-31.
-
9孟向京.中印进入“人口较量”时代[J].世界博览,2011(10):56-57.
-
10徐剑,汉武.爱的别名是理解[J].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05(6):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