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全面的推进,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作者
张蕾
机构地区
中共隆阳区委党校
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CPC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基本思路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69
1
罗泽荣,龙佳解.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3):23-26.
被引量:10
2
陆仁权,杨宝庆.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中华魂,2008,0(5):44-46.
被引量:3
3
陈书月.
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并没有改变灌输理论的真理性[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3):43-46.
被引量:1
4
彭世国.
灌输理论及其现实性问题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408-410.
被引量:1
5
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6
刘书林.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化"[N].人民网2007-11-28.
7
吴建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思考[N].闽北日报,2007-12-06.
8
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J].评论之评论,1921,(1).
9
李长春.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22.
10
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8.
引证文献
13
1
胡洪彬.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1):38-42.
被引量:2
2
高会肖.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
.传承,2009(8):34-35.
3
胡洪彬.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1):12-16.
被引量:4
4
李秀芝.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2):52-55.
被引量:2
5
曹根记,李续军.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91-94.
6
胡洪彬.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探索,2009(2):20-24.
被引量:4
7
曹根记,钟义凡.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2):41-45.
被引量:7
8
胡洪彬.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12-17.
被引量:7
9
王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诉求——以《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1):142-145.
被引量:4
10
寇清杰,胡银银.
灌输理论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14-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解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4):202-203.
被引量:3
2
章银.
农村偏远地区基层党建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兰山村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11-13.
3
刘健,贾璞琳,施鹏.
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2):1-2.
4
张福平,杨骅骁.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议程设置[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0):162-166.
被引量:9
5
杨骅骁,张福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促成共识的基本方法[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26-31.
6
张福平,张云平.
共创共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模式选择[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1):152-156.
被引量:20
7
王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诉求——以《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1):142-145.
被引量:4
8
连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4.
9
何维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6.
被引量:2
10
何序哲.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首要任务[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58-61.
被引量:3
1
王志娟.
上海市第7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获一等奖一览[J]
.上海文化年鉴,2009(1):81-81.
2
张晓明.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9):27-30.
3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J]
.精神文明导刊,2008(3):1-1.
4
李辉,罗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维度[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3(5):135-139.
被引量:15
5
孙志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化意蕴及实现路径[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6,0(1):194-196.
被引量:2
6
张永祥.
关于“宁波帮”研究和宣传的几点思考[J]
.宁波通讯,2012(23):48-50.
7
廖访忠.
多元文化环境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J]
.理论研究,2011(4):19-21.
被引量:2
8
高飞.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学理分析[J]
.理论月刊,2010(4):21-24.
被引量:9
9
肖剑南.
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J]
.福建理论学习,2016,0(2):18-21.
10
刘云山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主基调,以“四结合”抓好各项工作(摘要)[J]
.思想工作,2009(2):6-7.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