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楚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仁义观念之比较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经过比较楚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中的仁、义观念,本文认为战国时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版本的《老子》。帛书本《老子》是战国两个不同版本系统《老子》的拼合;河上公注本自觉地消除了先前两个版本中的矛盾和拼合痕迹,因而它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作为道家经典的善本《老子》,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高华平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关键词
楚简
帛书
河上公注
老子
仁义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9
1
张涅.
今本《老子》与简本《老子》的关系[J]
.文献,2002(4):4-14.
被引量:2
2
董琨.
郭店楚简《老子》异文的语法学考察[J]
.中国语文,2001(4):347-353.
被引量:8
3
任继愈.
郭店竹简与楚文化[J]
.中国哲学史,2000(1):22-23.
被引量:4
4
李若晖.
郭店楚简“行”字略考[J]
.中国哲学史,2000(1):35-40.
被引量:1
5
刘焕藻.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J]
.理论月刊,1999(5):38-41.
被引量:4
6
尹振环.
也谈楚简《老子》其书──与郭沂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99(4):30-35.
被引量:5
7
徐洪兴.
疑古与信古——从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回顾本世纪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60-66.
被引量:14
8
解光宇.
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J]
.学术界,1999(5):13-16.
被引量:8
9
陈鼓应.
初读简本《老子》[J]
.文物,1998(10):55-56.
被引量:3
10
邢文,李缙云.
郭店《老子》国际研讨会综述[J]
.文物,1998(9):92-9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王宝利.
《〈老子〉河上公章句》成书时限再考[J]
.广西社会科学,2007(1):134-136.
被引量:2
2
李若晖.
马王堆帛书黄帝书的性质[J]
.齐鲁学刊,2009(2):35-41.
被引量:2
3
王朝华.
郭店竹书《老子》与儒道思想关系之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34-38.
4
张干.
从《墨子》后期文本看墨道合流倾向[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4):113-119.
5
廖名春,李程.
《老子》篇序的新解释[J]
.历史研究,2017(6):158-166.
被引量:3
6
李若晖.
郭店竹书《老子》研究述论[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2):1-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甘影杰.
北大汉简《老子》研究综述[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2):17-22.
2
陈勇,朱恺.
现代学术史上的《说儒》之争与“原儒”真相[J]
.学术月刊,2010,42(2):139-147.
被引量:4
3
萧无陂.
近三十年来《老子》文本考证与研究方法述评——兼与韩国良先生商榷[J]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被引量:4
4
彭华.
“太一”臆解——关于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一项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14(6):129-138.
被引量:5
5
马莲.
《老子河上公章句》研究概述[J]
.保定学院学报,2016,29(3):79-83.
6
张士伟,杨磊.
谈黄帝的战争观——以马王堆汉墓《黄帝书》为视角[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78-82.
7
李紅薇.
出土戰國秦漢四古本《老子》文字研究綜述[J]
.简帛,2017(1):221-240.
被引量:1
8
张可越.
理代气兴:汉代初年的儒道、法道之争[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5):27-35.
9
刘子珍,陈民镇.
“天—礼”与“道—法”——儒家与黄老道家政治理想的比较及启示[J]
.政治思想史,2021,12(4):32-45.
被引量:1
10
周海燕,蒋跃,王乐韬.
基于动词活动度和形容词描写度的 《道经》——《德经》文本计量风格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1):136-147.
被引量:1
1
赵保佑.
老子、道教、道教文化[J]
.中州今古,2002(2):32-39.
被引量:1
2
林光华.
《老子》第四十二章之解读及方法论初探[J]
.中国哲学史,2012(1):38-47.
被引量:10
3
刘诚洁.
《道德经》的和谐思想[J]
.中国道教,2012(1):34-36.
4
李晓芳.
河上公《老子·第一章》辨析[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2):36-38.
5
朱大星.
论河上公《老子》在敦煌的流传——以敦煌文献为中心[J]
.中国道教,2004(4):19-24.
被引量:2
6
邹林茜.
老子的“道法自然”释疑[J]
.生物技术世界,2014,11(12):232-232.
7
张运华.
身国并重的道家养生论──论《老子河上公章句》[J]
.中国道教,1997(1):43-49.
被引量:3
8
李养正.
关于唐初僧道译《老》为梵的争论[J]
.世界宗教研究,1996(3):83-90.
9
卿希泰,姜生.
《道德经》首章研究[J]
.中国道教,1998(1):20-22.
被引量:3
10
黄双.
“故能蔽不新成”一句辨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5):130-131.
中国历史文物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