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阵列混场源电磁法接收机研究
被引量:
2
A STUDY ON THE ARRAY EM RECEIVERS FOR THE COMBINED NATURAL-ARTIFICIAL SOURCES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介绍了阵列混场源电磁法系统接收机的原理、组成以及技术指标和特点.
作者
郑采君
石福升
林品荣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32-236,共5页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关键词
阵列
混场源
接收机
分类号
P63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作者简介
郑采君(1968年-),男,19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球物理电磁法仪器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5
1
李建华,林品荣,徐宝利,李勇.
阵列相位激电法与时域激电法的对比分析[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29(S1):98-100.
被引量:10
2
刘瑞德,陆桂福,张强,黄力军.
相位激发极化在宁波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地质与勘探,2004,40(z1):14-15.
被引量:5
3
林品荣.
相位数据在分布式被动源电磁法中的应用[J]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4.
被引量:2
4
张辉,李桐林.
利用Cole-Cole模型组合得到SIP真参数的联合频谱最优化反演[J]
.西北地震学报,2004,26(2):108-112.
被引量:7
5
石福升.
高精度数字稳流技术研究[J]
.物探与化探,2004,28(4):358-360.
被引量:8
6
黄力军,刘瑞德,陆桂福.
相位激电测深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28(1):22-25.
被引量:14
7
张辉,李桐林,董瑞霞.
基于电偶源的体积分方程法三维电磁反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2):284-288.
被引量:9
8
林品荣,郑采君,石福升,郭鹏,徐宝利,赵子言.
电磁法综合探测系统研究[J]
.地质学报,2006,80(10):1539-1548.
被引量:41
9
阵列电磁法项目组.1996.被动源电磁断面法方法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成果报告.物化探所.
10
阵列电磁法项目组.2001.阵列MT-Ⅱ仪器实用化研究成果报告.物化探所.
引证文献
2
1
林品荣,郑采君,石福升,郭鹏,徐宝利,赵子言.
电磁法综合探测系统研究[J]
.地质学报,2006,80(10):1539-1548.
被引量:41
2
郭鹏,肖都,石福升.
阵列相位激电法在弱极化异常区的试验效果[J]
.物探与化探,2012,36(5):772-77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周聪,汤井田,原源,邓居智,石福升,李勇.
大地电磁多参考站阵列数据处理方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0(6):1373-1382.
被引量:8
2
徐宝利,林品荣,李建华.
阵列相位激电法在内蒙古某铜矿区的应用效果[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29(S1):94-97.
被引量:3
3
李建华,林品荣,徐宝利,李勇.
阵列相位激电法与时域激电法的对比分析[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29(S1):98-100.
被引量:10
4
李建华,林品荣,何畏,郑采君.
MT时间序列的FIR数字滤波分析[J]
.物探与化探,2007,31(B10):24-28.
被引量:5
5
李建华,林品荣,郑采君,何畏.
基于多采样率FIR数字滤波技术的CSAMT信号提取[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31(1):24-29.
被引量:8
6
何书跃,陈海福,田三春,张爱奎,郭桂兰.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找矿勘探新进展[J]
.矿床地质,2010,29(S1):657-658.
被引量:3
7
杨武洋,王启增,王文祥.
电磁波SYT法在隐伏区寻找含金矿化异常带中的应用[J]
.地质与勘探,2009,45(2):68-73.
8
林品荣,郭鹏,石福升,郑采君,李勇,李建华,徐宝利.
大深度多功能电磁探测技术研究[J]
.地球学报,2010,31(2):149-154.
被引量:49
9
李建华,林品荣,郭鹏.
磁激电方法技术试验研究[J]
.地震地质,2010,32(3):492-499.
被引量:7
10
仇洁婷,陈儒军,何展翔.
嵌入式系统在电磁法勘探仪器中的应用概述[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2):746-753.
被引量:5
1
程德福,王君,李秀平,段清明,林君.
混场源电磁法仪器研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4):778-781.
被引量:24
2
林品荣,郑采君,石福升,郭鹏,徐宝利,赵子言.
电磁法综合探测系统研究[J]
.地质学报,2006,80(10):1539-1548.
被引量:41
3
代伟明.
TELSEIS STAR系统接收机故障的排除[J]
.物探装备,1998,8(2X):27-30.
4
赵金贤,韩春好.
Galileo系统接收机测距性能分析[J]
.全球定位系统,2007,32(1):8-11.
5
多丽娅,张丽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测量误差建模及估计[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43(B12):137-142.
被引量:3
6
任晖,赵金贤,胡彩波,薛峰.
基于Double—Delta算法的多径抑制技术[J]
.测绘科学与工程,2014,34(5):69-74.
7
陈玉宝,安涛,胡姮,李建勇,高玉春.
基于GNSS差分定位的天气雷达坐标精确定位研究[J]
.气象,2013,39(3):389-393.
被引量:3
8
高建南,应忍冬,陈新,刘佩林,赵毅.
导航中频测试数据生成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J]
.测绘通报,2014(9):19-22.
9
WTEM-1Q浅部瞬变电磁系统[J]
.地质装备,2006,7(5):37-37.
10
刘会杰,张乃通.
用于定位星座选择的组合计数算法设计[J]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0,20(4):54-59.
地质与勘探
2004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