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课程编制的文化性缺失——一种社会学视角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课程编制从指导思想、目标设定、内容选择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种文化性缺失,本文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对当前我国课程编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批判与反思。
作者
李东
机构地区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58-62,共5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课程编制
文化性
缺失
社会学
反思
建构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26
同被引文献
181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参考文献
6
1
宋虎平.
民间的课程资源:被遗忘的课程资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6):44-48.
被引量:26
2
张灵芝.
试析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现象[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4):36-39.
被引量:27
3
裴娣娜.
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4):5-8.
被引量:190
4
庞丽娟,郑三元.
目标模式与儿童社会性课程目标的建构[J]
.教育研究,2002,23(1):84-87.
被引量:2
5
郝德永.
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
.教育研究,2001,22(6):61-65.
被引量:74
6
吴康宁.
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00,20(11):16-19.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荆学民.
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J]
.求是学刊,1999,26(2):3-9.
被引量:12
2
王志耕.
“话语重建”与传统选择[J]
.文学评论,1998(4):85-96.
被引量:24
3
叶娟丽.
浅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2):36-39.
被引量:1
4
陈震.
中介、转化率与现代教学论的命运[J]
.中国教育学刊,1997(4):43-45.
被引量:2
5
邴正.
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J]
.教学与研究,1997(9):50-53.
被引量:29
6
霍帕尔,孟慧英.
萨满的社会作用[J]
.满语研究,2001(1):72-75.
被引量:6
7
李明欢.
“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
.社会学研究,2001(3):99-105.
被引量:56
8
-.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9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2-115,112.
10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 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326
1
张瑞昕.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8):270-271.
被引量:1
2
田果萍.
解读《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标准[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6):85-87.
被引量:2
3
强建周,赵军.
教育本质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108-113.
被引量:4
4
黄文仁.
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体育课程体系改革[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56-58.
被引量:3
5
张九洲.
学校文化共同体——在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互动交融中生成[J]
.科技资讯,2008,6(11).
6
李磊,黄爱华.
职业学校课程文化的重建[J]
.科技信息,2008(25).
被引量:4
7
赵子江.
构建多元文化理念下的女子体育课程[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1):107-111.
被引量:1
8
刘文军,李臣之.
课程研究民族化的基本路径[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2):47-49.
被引量:1
9
苏广利.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新理念的探析[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5-7.
被引量:2
10
钟雪鸿.
加强职业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0):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1
1
张为民,朱红梅.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S1):34-40.
被引量:377
2
吕映.
语文课程的文化研究:内涵、价值与走向[J]
.现代教育论丛,2007(6):22-26.
被引量:2
3
廖哲勋.
课程发展规律与育人为本的课程设计观[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5):2-6.
被引量:22
4
郝德永,赵颖.
范式与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7):6-11.
被引量:2
5
王啸,田洪亮.
关于课程“目标模式”的人文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4):60-63.
被引量:1
6
邵永真.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1):14-16.
被引量:172
7
刘启迪.
试论课程设计的客观要求[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5):13-17.
被引量:5
8
孙宽宁.
活动课程目标简论[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2):14-16.
被引量:8
9
高峡.
关于活动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1):28-30.
被引量:14
10
刘旭东.
人文精神与现代课程设计[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4):61-6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5
1
郭晓莹.
浅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化意义[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44-46.
被引量:3
2
牛童.
新疆“乡土音乐”教材建设初探[J]
.艺术教育,2009(3):48-49.
被引量:1
3
逄志艳.
当代中国教育中的文化失语问题透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2):107-108.
4
王菲.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两套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2):101-104.
被引量:69
5
罗递敏.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NSEFC为例[J]
.文山学院学报,2011,24(2):92-95.
被引量:7
6
张宁.
中外合作课程“依附”与“借鉴”探析[J]
.教学研究,2011,34(5):6-9.
被引量:4
7
张宁.
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批判性课程文化的生成与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2(32):16-18.
被引量:1
8
郭凤鸣,谢爱.
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一)——以绵阳师范学院为案例分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1):40-44.
9
李俊堂.
综合实践活动四十年:发展历程、基本问题与未来展望[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17(6):9-16.
被引量:15
10
马季,徐继存.
近20年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进展的可视化解读[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32(4):11-18.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占小红,温培娴,符吉霞.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对初中生科学能力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5):92-113.
被引量:2
2
任家熠.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批判与超越[J]
.教学与管理,2020,0(1):42-45.
被引量:2
3
张怡.
会计专业中外合作课程的缺陷及其改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S2):48-50.
被引量:3
4
薛艳.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及其对策[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8):120-121.
被引量:2
5
罗递敏.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NSEFC为例[J]
.文山学院学报,2011,24(2):92-95.
被引量:7
6
陶亚宁,李进,胡萍.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2011(20):108-109.
被引量:2
7
刘君栓,李占辉.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探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5):153-157.
被引量:26
8
郑芳.
浅谈推行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及发展途径[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1(10):154-154.
9
程仕娟,窦琴.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透视——以《综合教程》1-6册为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127-129.
被引量:1
10
王红梅,秦洪庆.
《综合教程》评介——以《综合教程1》为例[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11):160-162.
1
何绵山.
电大教材建设的困惑与出路[J]
.教育科学,1989(4):57-60.
2
郝德永.
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机制[J]
.学科教育,2003(10):8-12.
被引量:6
3
郝德永.
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逻辑[J]
.外国教育研究,2001,28(2):28-32.
被引量:15
4
郭晓莹.
浅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化意义[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44-46.
被引量:3
5
梁红.
我国高校民族精神培育机制的时代境遇[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10):96-96.
被引量:1
6
张红军,郭福生,李满根,陈少华.
普通高校扩容后定编探析[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288-290.
被引量:2
7
郝德永.
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7-83.
被引量:17
8
杨柳,张旭.
乡村教师编制困境的现实省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5):24-30.
被引量:13
教育发展研究
2005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