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当前中医理论概念中热症上火研究所涉及到的动物模型研制情况做详细的介绍,并对相应热症下,动物机体内激素、新陈代谢、神经递质、微量元素和免疫系统等变化情况进行了阐述。
作者
王小建
机构地区
南阳农业学校
出处
《河南农业》
2008年第1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热症
上火
动物模型
分类号
S8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1
富宏,彭先忠,蔡添浩.
中医寒热不同证型的植物神经机能状态的探讨[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2):152-153.
被引量:14
2
梁月华,李薪萍,任红.
寒证热证时中枢、内脏、尿内儿茶酚胺及5-羟色胺的变化[J]
.中医杂志,1991,32(12):38-40.
被引量:41
3
张广宇,谢竹藩.
虚寒与虚热证患者血浆皮质醇及其受体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1):664-665.
被引量:21
4
赵立业,彭先忠.
虚寒证、虚热证患者血浆DβH活性及尿中CA水平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0):603-605.
被引量:9
5
张伟荣,薛惠娟,赵伟康,匡调元,顾文聪,沈雁,黄新生,肖颐,张俊,陈国伟.
寒体和热体的实验研究(Ⅰ)[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8):477-479.
被引量:43
6
梁月华,王晶,谢竹藩.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01).
7
谢竹藩,唐子进,马珩.从尿中儿茶酚胺及cAMP、cGMP的排出量探讨中医寒证、热证的本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11).
8
梁月华,钮淑兰,刘庚信,李海峰,王晶,谢竹藩.寒凉和温热药对中枢递质的影响(摘要)[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0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梁月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年,8卷,6期,349页
2
梁月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19卷,1期,54页
3
梁月华,中医杂志,1982年,11期,68页
4
梁月华,中华医学杂志,1979年,59卷,12期,705页
5
匿名著者,1975年
6
富宏,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15卷,6期,351页
7
黄军,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年,15卷,6期,336页
8
郭宇光,谢竹藩.
虚寒证、虚热证患者尿PGE_2、PGF_(2α)排出量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0):593-595.
被引量:15
9
张广宇,谢竹藩.
虚寒与虚热证患者血浆皮质醇及其受体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1):664-665.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102
1
喻政凯,代民涛.
基于中医体质探索宠物健康管理的新思路[J]
.新农民,2024(26):126-128.
2
叶宏军,卞慧敏,张启春,程益华,梁晓娟,仇锦春.
六味地黄汤对阴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1):14-16.
被引量:12
3
陈群,刘亚梅,徐志伟.
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造模实热证、虚热证的关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34-37.
被引量:8
4
高碧珍,黄爱民,李灿东,詹子铭,林雪娟.
不同证候胃炎模型血生化指标的实验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1):30-33.
被引量:9
5
韩巍,毕晶珠,蒋文跃.
体温筛选寒热体鼠自然模型的可靠性及对子代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6):443-445.
被引量:6
6
陈兰羽,姚乃礼,刘绍能.
中医体质学说实验研究进展[J]
.新中医,2005,37(8):90-92.
被引量:1
7
傅益群,曾庆波,吕健.
治痹经方与RA病理模型的方证相关性研究之设想[J]
.中药材,2005,28(9):846-848.
8
高碧珍,黄爱民,章志安,李灿东,詹子铭,林雪娟.
不同证候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与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9):557-558.
被引量:3
9
刘晓燕,申维玺,祁岩超.
阴虚证本质研究的现状和进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24):116-118.
被引量:5
10
成秀梅,杜惠兰.
中医寒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5,20(4):11-1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2
1
张学娜,金世禄.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703-6706.
被引量:15
2
王定越,徐盛玉,宋洁,杨双源,吴德.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与肠道黏膜免疫的关系及其分泌的营养调控[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0):1854-1860.
被引量:14
3
陈小野,周永生,樊雅莉,张宇鹏,蒋小丽,邹世洁,崔成德,乔文彪,邵德彬,王丽芳,王肃.
大鼠虚寒证模型的研制[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1,9(3):155-159.
被引量:46
4
郑林,周文君.
“上火”的机制及奶粉上火的探讨[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8):63-64.
被引量:9
5
于赫,于英君.
肾阴虚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6,23(1):40-44.
被引量:2
6
刘亚梅.
中医实热证、虚热证实验研究新探[J]
.中医药学报,2006,34(2):58-60.
被引量:9
7
梁月华.
寒热本质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1996,37(12):747-750.
被引量:63
8
曾荣今.
食物“上火”的机理初探——水分子氢键与“上火”的关系[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3(1):9-10.
被引量:14
9
泰茂林,肖莉,黄云,陈燕萌,王铁丹,肖应庆.
“上火”证与中分子物质关系初步探讨[J]
.广东医学,1990,11(6):31-32.
被引量:18
10
张国玺.
中医辨证治疗“上火”[J]
.药物与人,2007,20(11):12-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周严严,赵海誉,王宏洁,司南,王彦礼,杨健,边宝林.
中医证候上火与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97-102.
被引量:8
2
潘照,朱星瑜,范永升.
从能量代谢及粘膜免疫看“上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8):591-594.
被引量:18
3
刘光丽,范刚,孙位军,徐文龙,王张.
上火的发病机制、治疗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14-17.
被引量:6
4
叶耀辉,史毅,张博文,郑红梅,马越兴,龚千锋.
虚热模型的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17,48(5):69-7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刘梦,王曦廷,李峰,谭丽博,李杰,关静.
基于16S rRNA的肝郁血虚型失眠患者口腔微生态与中医舌象的相关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5):1573-1580.
被引量:4
2
岑果莉.
中西医结合视域"毒邪"理论探讨[J]
.健康大视野,2020(1):120-120.
3
周严严,赵海誉,王宏洁,司南,王彦礼,杨健,边宝林.
中医证候上火与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97-102.
被引量:8
4
黄生辉,李妍怡,金华,李越峰,巩婷,刘永琦,张利英,刘志军.
中药有效成分皂苷对肠道微生态免疫相关作用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606-3609.
被引量:16
5
刘光丽,范刚,孙位军,徐文龙,王张.
上火的发病机制、治疗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14-17.
被引量:6
6
韩诚,张俊龙,郭蕾,侯江淇,赵雨薇.
中医学病机理论研究现状述评[J]
.中医杂志,2017,58(21):1876-1881.
被引量:4
7
李思敏,包洁,汪琴静,窦晓兵,范永升.
氧化应激与实热“上火”的相关性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2872-2875.
被引量:14
8
张方博,许淼,张毅,李德凤,赵海誉,杨洪军,边宝林.
黄连解毒汤对大鼠上火牙龈炎的治疗作用[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2881-2884.
被引量:4
9
郑卫军,何月晖,谢冠群,包洁,杜羽,范永升.
杭城大学生“上火”症状分布及诱导因素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2892-2896.
10
高鑫,陈平平,王喆,刘树民.
基于大鼠机体能量代谢生物标志物变化的黄芩药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5):2031-2036.
被引量:8
1
闫月清,李承鹏.
中西结合治疗牛乳热症[J]
.中国乳业,2009(9):70-71.
被引量:1
2
闫月清,李承鹏.
中西结合治疗牛乳热症[J]
.养殖与饲料,2009,8(8):28-29.
3
康清臣.
猪温热症不宜滥用退热发表剂[J]
.中兽医学杂志,1993(4):42-42.
4
候刚,张霄.
母畜生产瘫痪诊断及治疗[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11):429-429.
5
朱德文.
重用石膏治热症[J]
.中兽医学杂志,1998(2):37-39.
6
李晓丽.
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及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2014,10(5):133-133.
7
闫月清,李承鹏.
中西结合治疗牛乳热症[J]
.四川畜牧兽医,2009,36(11):52-53.
8
符洪德,沈维力.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与防治[J]
.养殖技术顾问,2011(2):76-76.
被引量:2
9
刘洋,包雪飞.
母牛的生产瘫痪分析及治疗[J]
.新农村(黑龙江),2013(20):217-217.
10
黄莉莉.
当前家禽瘟热症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
.甘肃畜牧兽医,2010,40(3):32-34.
河南农业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