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汉语语义构辞的核心位与动补结构的“补”

The Kernel Composition in Chiness Word Formation and Complement in V-C 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汉语语义构辞法“1个字(辞)类:1个义象 x1个义类”的格局中,义类是核心位,义象是关联位。汉语动补结构的“补”正处在义类位置上,所以是语义重心。而这也反映出汉语重“效果”轻“动作”的作格语言类型倾向。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8-39,共2页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作者简介 田赟宗(1973-),男,北京大学2003级博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1(1):16-29. 被引量:210
  • 2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1(1):30-43. 被引量:129
  • 3詹人凤.动结式短语的表述问题.中国语文,1989,(2).
  • 4Burzio, L. 1986. Italian syntax: A Government-Binding Approach. [M]. Reidel, Dordrecht.
  • 5Levin, B. & M. Rappaport. 1995.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 6Perlmutter, D. 1978. 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 [J].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 7UC Bcrkeley.4.Van Voorst, J. 1988. Event Structure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 8李讷、石毓智,1999,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与语法结构的嬗变[A],<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二辑[C],黄正德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9李子云.补语的表述对象问题[J].中国语文,1990,(5).
  • 10朱德熙,1998,<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共引文献9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