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之四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概念、目的与功能的再认识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各类体育书刊、杂志中,对体育课程的性质、概念、目的与功能的认识很不一致,甚至有些混乱,尤其是在国家权威性课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因此笔者从学理角度来重新认识这几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
邵伟德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学校体育研究所
出处
《体育教学》
2008年第5期62-64,共3页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德智体美
必修课程
理论性
体育教学活动
课程性质
实施素质教育
主要功能
体育学科
美术课程
反思性研究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叶献丹.
论运动技能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五大目标中的地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4):472-476.
被引量:21
2
颜绍泸等 著.体育运动史[M].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3
[英]傅伊德,[英]金著,任室祥,吴元训 译.西方教育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4
张焕庭 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三策.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6.
共引文献
20
1
邵伟德.
从运动技能形成角度分析提高运动技术学习效果的几个因素[J]
.体育教学,2008,28(6):62-64.
被引量:4
2
邵伟德,胡建华,沈旭东.
体育课程“身心教育一元论”原理构想[J]
.体育与科学,2010,31(2):85-89.
被引量:12
3
刘成永.
运动技能教学之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0(4):97-99.
被引量:2
4
邵伟德.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之六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对学校体育各层面目标的再认识[J]
.体育教学,2008,28(7):64-66.
5
邵伟德,周晓明.
高中体育课制订“心理健康目标”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中国学校体育,2009,28(5):33-35.
6
邵伟德,俞富根,邹旭铝.
体育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方略与例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0,29(4):28-30.
被引量:6
7
邵伟德,邹旭铝,俞富根.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含义与例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0,29(6):26-27.
被引量:8
8
邵伟德,谢丽,邹旭铝.
新课改以来体育教学内容研究状况分析与思考[J]
.体育教学,2010,30(6):44-46.
被引量:2
9
邵伟德,邹旭铝,金翀.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有效性与例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0,29(7):22-24.
被引量:7
10
邵伟德,邹旭铝,金翀.
体育课堂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与例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0,29(8):29-3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3
1
刘夫力,洪毅.
体育课程目标论析[J]
.体育学刊,2001,8(1):122-123.
被引量:21
2
张德福,郭卫民.
论体育课程改革偏差理念的匡正与目标的实现[J]
.体育与科学,2005,26(3):60-62.
被引量:17
3
任大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产生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97-100.
被引量:9
4
刘昕.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
被引量:58
5
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76-79.
被引量:107
6
叶献丹.
论运动技能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五大目标中的地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4):472-476.
被引量:21
7
吕卫东,彭代斌.
真水无香 渐修顿悟——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有感[J]
.中国学校体育,2006,25(12):6-7.
被引量:17
8
毛振明.
《话说好课、解读要求》系列文章之二 好的体育课必须有好的教学目标[J]
.体育教学,2007,27(2):38-40.
被引量:17
9
贾齐,杜晓红,杨学成.
体育课程性质辨析——兼评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J]
.体育与科学,2007,28(3):77-80.
被引量:31
10
毛振明,赖天德,陈雁飞,马凌.
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上)——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和目标体系的讨论[J]
.体育学刊,2007,14(3):1-4.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2
1
邵伟德.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之六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对学校体育各层面目标的再认识[J]
.体育教学,2008,28(7):64-66.
2
王继帅.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
.丽水学院学报,2012,34(5):105-109.
1
王阵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64-66.
被引量:16
2
首珩.
高职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9-10.
被引量:13
3
高月.
谈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J]
.英语教师,2009,9(11):39-40.
被引量:4
4
田贵龙.
如何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指导[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0(4):242-242.
5
钱慧.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性研究[J]
.校园英语,2015,0(10):108-108.
6
史建荣.
着力教育科研变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1(10):28-30.
7
教学研究应扎根课堂[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0,0(6):55-55.
8
岳方余.
把脉高考命题趋向,搞好新一轮复习[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4):49-50.
9
张红宇.
浅谈思维能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6,0(3):57-57.
10
夏伟红.
浅议教学中的反思性研究[J]
.成才之路,2010(2):13-13.
体育教学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