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17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73
-
1黄萍.实用性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创新研究——《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启示[J].统计教育,2007(S1):116-119. 被引量:9
-
2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庄哲民,陆小华,熊光晶.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2-20. 被引量:805
-
3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1-6. 被引量:910
-
4刘春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工作创新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43-45. 被引量:9
-
5高晓玲.任务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415-416. 被引量:9
-
6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4):20-22. 被引量:164
-
7吴岩,等.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8Edward F. Crawley.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 New York, NY : Springer, 2007. 156-161.
-
9杨小娟.借鉴CDIO模式深化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教探索,2011,(5).
-
1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引证文献17
-
1李清富,刘铭,刘晨辉.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长江丛刊,2020,0(1):121-121. 被引量:1
-
2尚慧文.CDIO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11):95-96. 被引量:30
-
3齐晗兵,崔红梅,于忠臣,卢丽冰,阚连宝,李芳,林红岩.CDIO培养模式下培养计划改革的前导性研究——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3):14-16. 被引量:3
-
4及欣.新型大学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东软教育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8):113-113. 被引量:3
-
5朱云辉,孙泽宏,王光胜.CDIO教育模式在高职煤矿安全类专业中的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66-69. 被引量:2
-
6陈镜丞.“A+T·CDIO一体化课程设计纲要2.0版”的应用与实践——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24(3):96-99. 被引量:5
-
7郭创乐,黄萍,陈敏.CDIO模式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3):152-153.
-
8李正梅,张白振.CDIO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641-643. 被引量:7
-
9黄萍,郭创乐,陈敏,徐同,刘巧.CDIO标准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6):129-135. 被引量:5
-
10任诤.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9):107-10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66
-
1厉鹏,樊颖.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1)——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0(6):66-67. 被引量:2
-
2张殿喜,窦忠宇,杨秀凡.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性院校第二课堂育人机制探索——以安顺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22(27):7-9. 被引量:1
-
3蔡铭,黄林冲,梁燕.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2022(2):16-18. 被引量:3
-
4陈辰,张睿,韩伟力.信息系统安全教学中的对抗式实验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20(2):1-4. 被引量:2
-
5王燕,郑健.基于CNKI的中国新工科建设研究热点计量分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1(6):18-24.
-
6陈红丽,付博,武云杰,田斌强.浅析“00后”大学新生的人才培养特点与改革措施[J].就业与保障,2022(3):184-186.
-
7张月霞.新工科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1):149-152. 被引量:1
-
8潘勇军,张志飞.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8):96-98. 被引量:1
-
9朱健,雷明婧,杨雄,黄超,王平,李科林.新工科视野下环境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创新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8):134-136. 被引量:2
-
10周步昆,许广举,冀宏,张根华.融合创新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产业学院的特征、架构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35-40. 被引量:37
-
1康楠.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保贤副教授获聘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研究员[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0(4):48-48.
-
2吴侃.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专家会议举行[J].教师,2008(9):61-61.
-
3欧倩.关于软件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2):214-216. 被引量:4
-
4千年学府——湖南大学[J].辽宁招生考试,2004(7):71-71.
-
5张笑燕,杜晓峰.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06-108. 被引量:3
-
6戴望舒.印象[J].世界中学生文摘,2008,0(6):7-7.
-
7叶中林,张淑贤.《辨别是非》教学设计[J].辽宁教育,1997,0(Z2):85-86.
-
8刘中林.语文创新教育实践漫谈[J].湖北教育,2009(10):26-29.
-
9张瑞箫.童年(外一首)[J].中文自修,2013,0(35):46-46.
-
10别敦荣,徐景武.论大学科学教育改革[J].科技导报,1999,17(12):21-24.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