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毕业生跨入社会后,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一个对社会的适应问题。这主要包括:人际环境的适应、职业环境的适应、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环境的适应。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这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面前客观而又现实的问题。
作者
顾坤华
机构地区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4-66,共3页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Commerce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社会适应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4
1
黄兆林,周照东.
对高校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的思考[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1):70-73.
被引量:2
2
王定福.
高校就业工作中校友资源的有效使用[J]
.教育评论,2004(6):48-50.
被引量:20
3
潘友梅,徐贵权.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扫描与透视[J]
.教育探索,2006(8):31-33.
被引量:28
4
章竞思.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1998,(2).
5
杨志坚.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同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云南高教研究,1998,(4).
6
武正林.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7
欧阳朝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07)
8
李正军,文春风.
充分挖掘校友资源 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24-27.
被引量:18
9
胡杨.
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调适[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31-34.
被引量:5
10
李燕华,张珊珊,顾溥权.
对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观念及教育的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2001(5):40-4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王刚.
解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187-188.
被引量:9
2
邓红霞.
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111-113.
被引量:7
3
胡杨.
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调适[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109-113.
被引量:5
4
胡杨.
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调适[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31-34.
被引量:5
5
刘谦.
简析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38-140.
被引量:4
6
王征.
试论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问题[J]
.科技信息,2011(24):18-18.
7
刘小英.
试论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2):22-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应跃兴.
浙江省自学考试学生综合能力调查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07(5):56-58.
被引量:2
2
唐海波,刘晨.
大学毕业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干预对策探讨[J]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2):947-949.
被引量:1
3
魏宏山.
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心理问题及疏导对策[J]
.文教资料,2010(25):231-233.
4
赵宏,王彦青,张礼波.
专业化进程中辅导员职业适应性提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10):82-84.
被引量:1
5
孙步宽.
大学毕业生自我概念与工作适应实证研究[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29(4):94-102.
被引量:5
6
胡玮玮.
高校新生心理不适应问题及应对策略[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154-156.
被引量:2
7
邓雪妍.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0):89-90.
被引量:6
8
冯良清,马卫,廖宏燕.
基于QFD理论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过程设计[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96-103.
被引量:4
9
刘丽玉.
提高大学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12(31):125-127.
10
杨健.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
.电大理工,2012(4):73-74.
1
刘中亮,崔诣晨.
社会适应视域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路径探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0):175-176.
被引量:1
2
孙明亮.
论体育运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J]
.新校园(上旬刊),2014(1):233-233.
3
张海涛,杨舟.
从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J]
.科技信息,2008(15):257-257.
被引量:3
4
柯梦婕,赖钱娥,黄丽丽,陈雪银,郑婷婷.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6):58-58.
被引量:3
5
修佳星.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1):198-199.
6
赵立雄.
认识社会 融入社会 适应社会——与大学生谈社会适应问题[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1-10.
7
韩蔚.
浅谈硕士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J]
.中国研究生,2006(4):58-58.
8
马苓,许朋,石盛卿.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情绪智力的视角[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4):72-78.
被引量:10
9
赵俊亚.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4):5-6.
10
郑金鹏.
高校青年辅导员职场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3(4):56-61.
被引量: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