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郑和下西洋未能带动中国发展原因探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外关系活动的一次伟大壮举。它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样重大的航海壮举却未能带来中国社会的大发展,其内在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作者
闫亚平
纪宗安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115,共4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中国社会
发展
探究
分类号
K284.1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闫亚平,男,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茂名学院思政部讲师; 纪宗安,女,暨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1
[6]卢苇 .中外关系史 [M].兰州:兰州出版社, 1996.
2
[4]严从简.殊域周咨录[Z].北京:中华书局,1993.
3
[5]王天有,万明.郑和研究百年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7]郑一均.论郑和下西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
5
[8]王天有,等.郑和远洋与世界文明--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9]明太祖实录(影印本)[Z].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1962.
共引文献
1
1
王绣中.
唐代景教灭绝原因探讨[J]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2):48-49.
同被引文献
30
1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6
2
王克千.
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功能[J]
.开放时代,1996(6):28-30.
被引量:1
3
周大鸣.
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J]
.广西民族研究,1996(4):83-86.
被引量:10
4
刘禾.
黑色的雅典——最近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论争[J]
.读书,1992(10):3-10.
被引量:18
5
李德元.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究[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1):70-77.
被引量:15
6
李德元.
海疆迷失: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的反思[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2):43-50.
被引量:10
7
韩震.
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J]
.理论月刊,2007(1):5-9.
被引量:16
8
任学安.葡萄牙西班牙[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9
唐晋.大国崛起.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
徐行言.申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6
1
彭其.
海洋文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J]
.新东方,2010(4):67-71.
2
刘家沂,肖献献.
中西方海洋文化比较[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5):1-6.
被引量:13
3
吴剑鸣.
郑和下西洋反映出的明清对外政策差异[J]
.新校园(上旬刊),2013(8):145-145.
4
郭展义.
海洋文化再认识及中国新海洋文化发展路径选择[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25(4):25-30.
被引量:5
5
孙婵,冯梁.
海洋安全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探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1):55-70.
被引量:6
6
黄少强.
妈祖文化与中国海洋文化关系的研究[J]
.妈祖文化研究,2017(2):14-19.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陈秀武,李晓晨.
安倍晋三执政时期的“综合海洋安全保障战略”评析[J]
.日本学刊,2021(2):23-53.
被引量:5
2
贺琦,李猛,李明皓.
一种基于震动信号的近海岸安防预警技术研究[J]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2023,42(S02):60-68.
被引量:1
3
杨鲁慧,朱迪娜.
冷战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动因探析[J]
.韩国研究论丛,2019(2):47-62.
4
楼兰.
中国传统海洋生态思想探析[J]
.科教文汇,2016(11):184-186.
被引量:1
5
张艺玲.
涉海高校“互联网+中英海洋文化培养”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9):207-207.
被引量:1
6
李培森.
黑格尔“自由意识”对我国海洋文化建设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2016(19):52-54.
7
张艺玲.
涉海高校学生的中英海洋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7):132-133.
被引量:3
8
孙艳秋,安丽娜.
海洋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7(5):202-206.
被引量:3
9
王素丹,路欣哲,杨一帆.
海洋强国建设视阈下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工业大学海洋意识教育为例[J]
.科技风,2017(13):43-43.
10
冯建章.
从海洋文化建构角度看“军渔”制的可行性[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3):41-46.
被引量:1
1
李晓燕,兰增干.
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J]
.中国报道,2016(6):82-84.
2
传播文明[J]
.航海,2005,0(4):44-45.
3
江泰然.
论朱德的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7-12.
4
刘刚.
法门寺出土玻璃器——伊斯兰早期玻璃的发现与探索[J]
.上海文博论丛,2005(1):84-88.
被引量:1
5
侯林.
晚清时期的中国与世博会[J]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4):89-92.
被引量:1
6
苗普生.
新疆历史研究需要阐明的几个问题[J]
.西域研究,2004(2):1-13.
被引量:5
7
若水.
中国的航海家——郑和[J]
.共产党人,2005(13):43-44.
8
陈高华.
元朝的兴衰[J]
.党建,2010(11):43-45.
9
肖忠生.
郑和、王景弘下西洋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J]
.郑和研究,2010(1):24-28.
10
胡长明.
当年为何不收回香港[J]
.半月选读,2009,0(10):66-66.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