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44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High Yield Culture Techniques in Soybe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前期采用地膜覆盖,中期利用多效唑和摘心处理,后期喷施叶面肥都可以起到增产作用。试验将3种不同的栽培措施综合在一起,旨在探索出大豆高产、高效的新途径。
作者
魏云山
王会才
生国利
陈琪
张洪涛
机构地区
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3-24,53,共3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大豆
地膜覆盖
高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5
1
魏国才.
大豆地膜覆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1999(1):26-27.
被引量:3
2
曹雄,任冬莲,贺润利.
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33-36.
被引量:15
3
邓洪书.
高油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1):52-52.
被引量:9
4
王四清,高聚林,刘克礼,张胜.
大豆花荚形成与花荚脱落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8-10.
被引量:10
5
刘丽卿.
鲜食春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B12):15-1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董丽华.
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J]
.大豆通报,1996(1):15-15.
被引量:17
2
王守国.
甜菜地膜覆盖的效应及方法[J]
.作物杂志,1996(5):6-6.
被引量:1
3
王守国,作物杂志,1999年,5期,6页
4
罗志兰.2000年春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总结[J].丽水农业科技,2000,4:23-24.
5
许书宏.大豆结荚习性及其若干相关形状的研究[A].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生论文,1994.
6
张秋荣.大豆豆荚形成过程的初步观察[J].大豆科学,1984,3(4):31-33.
7
魏国才.
大豆地膜覆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1999(1):26-2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2
1
王冬昭,饶德民,李琪瑞,程彤,于德彬,孟凡钢,赵婧,闫晓艳,邱强,张伟.
种植模式对高密度下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根形态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6):20-26.
被引量:5
2
朱洪德,朱桂英.
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54-159.
被引量:17
3
任冬莲,刘学义,王瑞.
地膜覆盖春大豆增产效应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35-37.
被引量:14
4
呼如霞,黄复民,孙桂华,吴忠信,张宝红.
高寒干旱地区大豆平播行间覆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F10):95-95.
5
郑伟,郭泰,胡喜平,王志新,吴秀红.
大豆新品种合丰47产量评价与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5,20(F12):24-26.
被引量:3
6
于勇,邹轶群,高海军,国艳春.
高油大豆合丰47号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3):61-61.
被引量:2
7
黄立功.
重迎茬大豆田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B12):164-165.
8
张文杰,张玉艳,李首昌,蔡金光.
大豆新品种晨环1号选育报告[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2):42-42.
被引量:4
9
姚卫华.
大豆新品种蒙豆9号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4):118-119.
被引量:3
10
王庆江,白庆芬,戴玉山,刘建东,乌仁其木格,秦秀萍.
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S1):55-5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0
1
王云志,楚书丽,王娟,卢克利,林菁华,赵咎勇,王亚伟,刘红霞,王廷江,鲁磊.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2007(19):8-8.
被引量:1
2
郭桂清,封凯戎,张明臣,杜志坤.
31.5%氟磺·灭草·咪水剂防除高油大豆田杂草药效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51-53.
被引量:2
3
杜立志,王越人,马凤有,王平,康恒,张晓梅,李杰,王晓蔷.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104-106.
被引量:42
4
李清泉.
芸豆的应用价值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
被引量:9
5
陈新,严继勇,高兵.
毛豆新品种早选3号及无公害栽培技术[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87-89.
被引量:6
6
任秀荣,许海涛,王友华,崔向华,黄兰英.
黄淮区夏大豆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4(5):33-34.
被引量:12
7
郭增宏.
2808毛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
.大豆通报,2004(6):14-14.
被引量:3
8
陈少珍,蔡杰民.
台湾毛豆生产基地无公害栽培技术[J]
.台湾农业探索,2004(4):31-33.
被引量:1
9
邓洪书.
高油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1):52-52.
被引量:9
10
黄圭文,陈小宇.
闽北春毛豆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05,17(2):31-3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4
1
郭建辉,王海勤,郑龙川,陈少珍,陈丽萍.
漳州菜用大豆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J]
.大豆通报,2008(2):17-20.
2
张文杰,张玉艳,李首昌,蔡金光.
大豆新品种晨环1号选育报告[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2):42-42.
被引量:4
3
盛积贵.
黄淮海平原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3):114-115.
被引量:12
4
李柏年,齐文学,陈新宇.
兴安盟大豆主要病虫害与综合防治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4):120-120.
被引量:3
5
王庆江,白庆芬,戴玉山,刘建东,乌仁其木格,秦秀萍.
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S1):55-56.
被引量:2
6
张文杰,李首昌,张玉艳,蔡金光.
晨环1号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措施[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S1):213-214.
被引量:1
7
邵风霞.
大豆增产措施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77-78.
8
张岩,贾萍,高敬伟,张妤,孙成东.
吉林省水稻品种演变与生产过程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99-7800.
被引量:3
9
吴久好.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79-79.
被引量:5
10
庄晓梅,韩淑琴,李志锐.
葛根总黄酮提取物成分的HPLC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56-1215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张娟,吴君,张红.
大豆低产生理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82-82.
被引量:2
2
王新忠,李大鹏.
基于主成分回归法的稻飞虱百穴虫量冠层光谱检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95-12696.
被引量:3
3
卢布,李广贤,王璞.
大穗型小麦增穗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96-14897.
被引量:2
4
魏云山,曹磊,王会才,丁素荣,张晓荣.
内蒙古东部地区大豆种植区划及育种目标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2):13-14.
被引量:3
5
张佳环,李娟,高洁.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hrpZ_(Psg12)基因增强病原菌对大豆的致病性并引起烟草过敏性反应[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09-9012.
被引量:3
6
吴久好.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79-79.
被引量:5
7
杨艳龙,马喜胜.
佳木斯市常见大豆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172-172.
8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郝吉兵,孙文平.
不同播期对宁夏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39-16540.
被引量:5
9
孙淑萍.
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95-195.
被引量:2
10
吴聚兰,张海生,李秀珍,张鑫鑫.
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3):221-223.
被引量:5
1
储明凯.
大豆增产四法[J]
.农家科技,2013(5):9-9.
2
曹雄,任冬莲,贺润利.
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33-36.
被引量:15
3
农友.
摘心对圣诞红分枝开花的效果[J]
.花卉,2012(9):6-7.
4
邵风霞.
大豆增产措施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77-78.
5
李配银.
切花香石竹的摘心与整枝修剪[J]
.新农村,2007(9):17-17.
6
蔡世舫,任清文,欧红梅.
大豆双茎栽培技术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6):717-717.
被引量:5
7
郑永春,迟丽华,秦红艳,刘迎雪,金寅浩,路文鹏,宋润刚.
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结果枝摘心不同留叶数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特产研究,2012,34(4):45-48.
被引量:12
8
春黄豆增产新措施[J]
.新疆农垦科技,2006(5):63-63.
9
郑顺林,袁继超,王西瑶,马均.
马铃薯蕾期摘心对块茎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8,35(5):667-672.
被引量:2
10
刘贞贞,平文超,张忠波,李洪芹,孙玉英,柴卫东,刘永平,刘毅,刘志强,杨长青.
抗虫棉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142-146.
被引量:3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