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终身体育与未来学校体育的展望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终身体育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以终身体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未来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观统合人的发展,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调整学校体育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构建体育教育体系。
作者
樊临虎
刘新民
机构地区
①山西师大体育学院②西安体院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15-18,共4页
Journal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体育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07.0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2
1
张崇善.
当代世界教育终身化发展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4):60-64.
被引量:5
2
于长镇.
试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试以终身教育的观点谈谈对终身体育的理解[J]
.中国学校体育,1993,12(2):61-61.
被引量:55
共引文献
58
1
巩龙鸣.
终身体育理念下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
.尚舞,2021(2):95-96.
被引量:1
2
李静,胡忠于.
谈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08(2):140-140.
被引量:1
3
曹井新,张丽平,陈宝军.
终身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与本质特征[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8-39.
被引量:4
4
王乃光.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研究[J]
.体育学刊,1997,4(2):33-34.
被引量:18
5
刘平.
不喜欢体育的中学生致因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2(2):77-80.
被引量:24
6
顾建华.
当代国际教育终身化发展与中国电大教育[J]
.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3):13-17.
被引量:3
7
林彩芬.
析“终身教育”理论[J]
.温州大学学报,1999,12(3):53-56.
被引量:3
8
朱华剑.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
.克山师专学报,2004,23(4):192-194.
被引量:13
9
方成邦.
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之比较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93-95.
被引量:4
10
杨莉敏.
高中女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归因研究[J]
.体育函授通讯,2002,18(1):84-85.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73
1
裴立新,朱长跃.
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的重要前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13(1):11-15.
被引量:30
2
吴东方,余良华.
“快乐”和“传统”的学校体育碰撞问题[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106-108.
被引量:15
3
谭兆风.
体育专业教育面向21世纪的理性思考[J]
.体育学刊,1998,5(2):56-58.
被引量:8
4
董新阳,任冀军,杨文运.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J]
.体育学刊,1998,5(3):115-116.
被引量:12
5
李瑞年.
试论全民健身[J]
.体育科学,1998,18(5):21-23.
被引量:63
6
王家瑾.
从教与学的互动看优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
.教育研究,1997,18(1):51-55.
被引量:109
7
郭思乐.
“跨世纪学校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
.教育研究,1997,18(1):76-77.
被引量:12
8
刘力南.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培养目标[J]
.教育研究,1997,18(10):14-20.
被引量:17
9
欧阳玉,谢再根.
素质教育散论[J]
.教育研究,1997,18(2):48-51.
被引量:28
10
杨之德.
略论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J]
.体育与科学,1984,5(1):20-2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2
1
樊临虎,陈振东.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8(3):1-3.
被引量:4
2
樊临虎.
素质教育与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改革[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3):64-67.
被引量:13
3
钟静.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基本理论教学改革——自主化、指标化、计划化教学模式的设计[J]
.体育学刊,2001,8(2):80-81.
被引量:8
4
李斌.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略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111-113.
被引量:2
5
冯素雁.
浅析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6):59-60.
6
王如明,王怡.
对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及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2):77-78.
7
迪力夏提.买买提.
终身体育思想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96-98.
8
崔铁成,范清惠,王光军.
从终身体育思想角度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93-95.
被引量:6
9
李建勋.
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现状分析[J]
.成人教育,2008,28(1):79-80.
被引量:3
10
曹玉才,曾春香.
对体育教学艺术性的理解与认识[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7(7):151-152.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黄栩琴,徐元玉.
青少年体质健康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J]
.体育世界,2020(3):188-189.
被引量:3
2
余杰龙.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能学练的情境创设探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2):93-94.
3
吴伟.
淮南市大学生参与游泳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17,0(1X):49-49.
4
阳云.
初探高校体育素质教育[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415-416.
被引量:9
5
孙兵.
试论素质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0):48-51.
被引量:10
6
陈华.
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改革的需求[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15(3):25-27.
被引量:6
7
吴佐.
基于新课改下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12):78-78.
被引量:2
8
邓淇元.
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创新[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12):143-144.
被引量:4
9
蔡其飞,王超英,但海健.
中美青少年体育教育与体育价值观形成的比较——以纪录片《岩松看美国》为例[J]
.搏击(体育论坛),2009,1(3):21-22.
被引量:3
10
刘明辉.
围绕素质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贵州体育科技,2000(1):40-44.
1
梁健.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课教学能力的培养[J]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4):38-40.
2
王志斌.
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03-203.
3
杨柳.
浅谈未来体育及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J]
.体育世界,2007(8):81-82.
4
金亚宇,曹莉娟.
传统体育养生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1):111-113.
被引量:5
5
孙鸿.
终身体育与未来学校体育教育[J]
.邯郸学院学报,2005,15(3):73-76.
被引量:1
6
蒋东明.
试论未来体育及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68-70.
7
李群.
未来我国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转变[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6):123-125.
被引量:10
8
刘明亮,刘丁,高静.
太极大一统[J]
.搏击,2014(6):37-38.
9
陈艳,王宪忠.
民族传统体育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辽宁体育科技,2001,23(5):68-69.
被引量:2
10
崔振宇.
论我国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的发展[J]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7):612-613.
被引量:4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