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鸭瘟(鸭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病原为鸭瘟疱疹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病鸭与健康鸭的直接接触、污染水源或饲料的间接传播,以及带毒母鸭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鸭。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春夏季节因气温适宜、养殖密度增加及水体活动频繁,发病率显著升高。临床表现以突发高热、绿色水样腹泻、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为特征,剖检可见食管黏膜纵行出血条纹、腺胃出血带、肝脏散在灰白色坏死灶及脾脏、法氏囊等淋巴器官萎缩出血等典型病变。防治需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策略: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做好括养殖场消毒、水源管控和引种检疫;完善科学免疫程序,推荐使用鸭瘟弱毒苗在7-14日龄首免、30日龄加强免疫;发现发病时立即隔离扑杀,配合聚维酮碘等消毒剂进行环境净化,通过上述措施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减少养殖业经济损失。
作者简介
肖智祥(1975—),男,汉族,四川宜宾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