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功能性腹痛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所诊治的功能性腹痛病例,进行食物特异性IgE、IgG检测,研究对象是食物特异性IgE结果阳性(n=30)、食物特异性IgG结果阳性(n=30)、食物特异性IgG、IgE结果均为阴性(n=15),并且对入组的IgE阳性病例,分为IgE治疗组(n=15,根据食物特异性IgE阳性结果进行食物回避免),IgE对照组(n=15,正常饮食,未进行食物回避免);对入组的IgG阳性病例,分为IgG治疗组(n=15,根据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进行食物回避),IgG对照组(n=15,正常饮食,未进行食物回避);对IgE、IgG结果均为阴性病例,作为空白对照组(n=15,正常饮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饮食回避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食物特异性IgE检测中,鸡蛋、牛奶的阳性率最高,其中鸡蛋阳性检出有25例、占比83.3%,牛奶阳性检出有23例、占比76.7%。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中,鸡蛋、牛奶、小麦的阳性率最高,其中鸡蛋阳性检出有24例、占比80.0%,牛奶阳性检出有25例、占比83.3%,小麦阳性检出有24例、占比80.0%;IgE治疗组、IgG治疗组的腹痛需药物治疗次数及用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优于IgE对照组、IgG对照组,p<0.05;经过八周干预后复查,食物特异性IgE阳性中有20例得以好转、比例是66.7%;IgG阳性中有22例得以好转、比例是73.3%。即治疗干预效果显著,缓解患儿功能性腹痛症状。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食物过敏是引起儿童有功能性腹痛的关键因素,需要以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为指导加以健康饮食干预,缓解功能性腹痛患儿腹痛症状或者预防食物过敏所致功能性腹痛。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基于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的治疗方案对儿童功能性腹痛疗效研究,课题编号(Z-B20221433)。
作者简介
韦柳园(1993—),女,壮族,广西河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