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奇霉素药物是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具有较高的渗透性,且血浆半衰期长,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从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角度分析发现,此药与红霉素具有较高的共同性,但生物性具有较大差异。该药物自身药物动力学特点较为独特,主要受到药物结构影响,半衰期长,酸稳定,同时生物利用度高,细胞浓度与感染部位组织浓度相对较高,对多种病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如革兰阳性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特别是对相关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显著,弥补了大环内酯类对嗜血杆菌作用存在的问题。为此,此药主要通过治疗皮肤组织、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临床治疗效果较高,患者在使用期间每日服用1次,需持续使用5 d,使用总剂量为1.5 g;若患者自身有性传播疾病时,使用剂量相对较少,只需服用1 g,具有疗程短、服药方便以及疗效高等优势。该药物具备理想抗生素条件,对患儿也具有较高治疗效果。本文从阐述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入手,其中阿奇霉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肠套叠)、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及皮疹)、支气管痉挛、静脉炎等,探究药物不良反应(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呼吸系统)及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