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侵入式盆底肌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探究非侵入式盆底肌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100例我院近期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首先,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的治疗,并在治疗过后进行健康宣教和随访。对照组患者开展家庭自主盆底肌锻炼,要求患者每天都要进行40分钟以上的锻炼时长,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非入侵式盆底肌康复疗法辅助患者恢复,每周患者至少需要依照此疗法锻炼三次,该疗法总共需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盆底功能障碍评分(PFDI-20)以及盆底肌电测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FDI-20评分下降至5.38±3.77分,对照组患者下降至45.43±4.34分,显然,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盆底肌电测评评分上升至88.38±10.24分,而对照组只上升至72.34±9.54分,显然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恢复过程中,采用非入侵式盆底肌康复疗法的效果更优,明显好于产妇每天在家里自己锻炼,不仅该方法无痛无创,不会对患者有侵入式伤害,而且在增强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应加强对该方法的应用。
作者 武翠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64-264,266,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